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一等獎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說學情篇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章《生活中的數據》中的第二課時《科學記數法》。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設計,、評價與反思等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科學記數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知識后,,安排了一節(jié)與現實世界中的數據(尤其是大數)相關的數學內容,,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現實宏觀世界中的大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的六大核心觀念之一:數感,。另一方面又通過對較大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時,,學會用科學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數,,同時為今后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微觀世界中較小的數據奠定基礎,,并且在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等學科經常得以應用,。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結合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
2,、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3,、對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進行簡單的運算,。
能力目標:
1、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數感,;
2、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
情感目標:
1、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用科學記數法方便,、簡潔地表示大數,感受數學的簡潔美,。
3,、讓學生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大數的背景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與培養(yǎng)節(jié)約,、環(huán)保等意識,。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2,、難點:探索歸納出科學記數法中指數與整數位間的關系,。
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采用了問題性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基礎,,以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體現直觀性,在教學中以現實生活為素材,涉及到了天文學,、航空,、昆蟲、人類等各方面的數據,,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興趣,經歷數學問題情境,,掌握知識,,學會技能。
我以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嘗試運用——感悟提升——實踐生活的一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憤悱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學會,。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以出示幻燈片的圖畫—電閃雷鳴圖片引出光的傳播速度300 000 000米/秒
2 、“天文數字”讓學生讀出其中的數據
地球半徑約為6400000米,。
赤道長約為40000000米,。
地球表面積約為: 510000000000000平方米。
太陽的半徑約為696 000 000米
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中國人口約為1300 000 000人,。
[設計說明]:此情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雷電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數,。讓學生讀讀、看看這些數,,引起學生強烈的認知上的沖突,,形成一種心理上的想讀、想寫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問題、探索新知
上面各資料都有出現較大的數,,這些數在記錄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錯,,你能想辦法使得我們記錄得又快又準嗎
1、活動一:填空:102= 103= 104= 105= 106=
2,、問:你發(fā)現了什么,?
3,、 300=3×100=3×10()
3000=3×1000=3×10()
30000=3×10000=3×10()
4、教師給出科學記數法表示:a×10()(1≤a<10),。
5,、回歸課前出現的大數并將其改成科學計數法。
[設計說明]:通過層層遞進的探究設計,,啟發(fā)學生成功地發(fā)現“科學記數法”的表示方法,,同時又通過學生示錯,讓學生記住a的范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式教學,。
(三)感受應用、領悟新知
1,、議一議:怎樣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大數,?它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總結規(guī)律:第一步:先確定“a”的值
把原數的小數點往左移動到最高位的右下方可得
第二步:確定“n”的值
在第一步中,,小數點的位置向左移動了多少位,那么n的值就是多少(n等于原數的整數數位減1)
2,、你知道嗎,?(將下列大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1)人的大腦約有10 000 000 000個細胞;
(2)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約為149 000 000平方千米,;
(3)中國森林面積約為128 630 000公頃,;
(4)地球上的海洋面積約為361 000 000平方千米
3、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來各是什么數:
(1)1米3的水中約含有3.34×1019個水分子
(2)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約為7.2×103米2
4,、鞏固練習
寫出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各數的原數:
1、3×104= __________
2,、1.02×105=_________
3,、7.008×107=_________
4、3.74×106=____________
[設計說明]: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正反兩個方面,,不僅是及時鞏固了科學記數法,,同時為學生提供了n與整數位個數之間的關系“竅門”,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四)鞏固提高,、體驗成功
1、視頻賞析《昆蟲記》
短片中主要有以下信息:世界上有名字的昆蟲有100萬種,,一個螞蟻群體的個數可以達到50萬只,,非洲沙漠蝗蟲個體數可以達到7億至20億只,在100萬種昆蟲中約有4/5是會飛的,,3億多年的進化史等,。
[教學過程]
(1)讓學生2人小組分工合作記錄數字信息,。
(2)將數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設計說明]: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學依據,加入視頻賞析一方面減輕學生疲勞,,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在介紹中及時捕捉數學信息,,體現用數學的能力,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
2,、走進生活
(1)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我們平時應倍加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據測試,,一只擰不緊的水龍頭每秒鐘會滴下2滴水,,每滴水約0.05毫升.小明洗手后,沒有把水龍頭擰緊,,當他離開5小時后水龍頭流失了毫升水(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設計說明]:這一題的設計一方面繼續(xù)鞏固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的運算,同時進行思想教育---節(jié)約用水,。
(五)課堂小結,、自主評價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說一說感受,談一談學習體會,,從而在知識,、技能、情感方面進一步提高,,學生個性得到進一步張揚,。
(六)課后調查、應用數學
1,、神舟六號已于20xx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務,,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或其它方法,查查它總共在太空中飛行了多少千米及相關數據,。
2,、記錄你家一周內產生垃圾袋的數字,計算一年的數字,,如果本地有100萬戶家庭,,一年內大約產生多少個垃圾袋?(以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設計說明]:課后調查是本節(jié)課的延伸,,學生通過調查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可以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通過親身實踐去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增加民族自豪感與環(huán)保意識,。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我力圖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使新課程成為數學活動的場所,,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滲透德育,,學會學習,讓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當然課堂教學是生成的課堂,,我們只能在教學中去善于捕捉課堂信息,作出靈活的選擇,,才能真正地達到課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附:
板書設計:
科學記數法
一個大于10的數=a×10n
1≤a<10
n為正整數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一等獎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說學情篇二
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幅畫,,潑墨如注,惜墨如金,;有人說,,課堂教學是一首詩,,起承轉合,,跌宕起伏。所有這些都在向我們傳達同一個理念,,那就是:教學是一門藝術,。新課程追求的數學課堂是煥發(fā)生命活力和諧的理想課堂。下面我就結合《看一看,,擺一擺》的教學設想談談我對課堂教學藝術的理解與把握,。我對本課作了如下設計:一、依據課標,,說教材,;二、教學法設想,;三,、預設教學程序;四,、教學效果預測與反思,;五、說板書設計,;六說評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學記數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六章的內容。之前,,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10萬有多大等內容,本節(jié)課進一步學習大數的表示——科學記數法,。同時為六年級下冊學習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小數”打下基礎,,也是學習物理、化學等知識的有力工具,,并在實際生活中起廣泛的應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并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比10大的數,。
能力目標: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數感,、空間感,,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科學記數法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愛國熱情,。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受大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難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1,、教學方法和手段
采用問題性教學模式。并結合實驗,、計算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手段實施教學。
2,、學法指導
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等活動,,主動探索,,發(fā)現問題;互動合作,,解決問題,;歸納概括,形成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養(yǎng)成及時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問題
1,、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fā)射成功為題材,。
2,、以光速、中國人口,、太陽半徑中的數據為切入點,。(引例)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體會大數“讀”“寫”的困難,,從而導出課題,。
(二)嘗試探索,解析問題
1,、探究:讓學生觀察回答10n的數的特征,。
師生共同比較各種記數方式的優(yōu)缺點后,
由教師給出定義
3,、師生共同合作解答引例,。(略)
4、小組探討:10n的指數n與原數的整數位數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引出科學記數法的表示作好鋪墊,。體現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找一找:找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并把其它的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出來
2,、比一比:比較用科學記數法的數的大小,。
3、樂一樂:要求全班分男女兩隊,,由一方為另一方挑選題目,,答對加10分,,答錯扣10分,,每題答題時間為40秒。
設計意圖:采用“活動促發(fā)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體,,落實概念。
樂一樂:營造課堂氣氛,,使每位同學積極投入,。
(四)探究歸納,分析問題
1,、做一做
將下例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數是什么?
2,、測一測
你每分鐘脈搏的次數,,并計算出你從出生到現在約跳了多少次脈搏,。
3、試一試(書p128)
教學中采用邊演示邊詢問每幅圖小立方塊的總數,。體現直觀性,,發(fā)展學生數感、空間感,。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
設計意圖: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估算能力,,會用計算器處理較復雜的數據,。
(五)回顧小結,布置作業(yè)
1,、談一談:今天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與體會,!
2、分層作業(yè):①課本第128頁,,習題6.1,。
②搜集報刊、雜志上較大的數據并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它們,。
設計意圖:理清知識脈絡,,強化重點,內化知識,,培養(yǎng)能力,。
面向全體,注重個性差異
我想: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課上,,同學們都將以全部的熱情和精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樂學、愛學,、會學的情感體驗,,感受到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通過板書突出教學的難、重點,,為學生掌握知識和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在設計板書時注意兩點。
(1)圖文并茂,條理清楚,層次明確。
(2)突出重點.與課堂教學的小結相呼應
數學教學應提倡“學中用,、用中學,、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學和用事一個整體。這節(jié)課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我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游戲活動始終將學生置于一種自主、和諧,、輕松的自然學習氛圍中,,從而使學生在不斷地習得中將知識內化,為學生自我求知,、自我獲取知識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促進了學生思維的活躍和才能的發(fā)揮。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一等獎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說學情篇三
科學記數法是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知識后,,安排了一節(jié)與現實世界中的數據(尤其是大數)相關的數學內容,,一方面讓學生感受現實宏觀世界中的大數,培養(yǎng)學生《數學新課程標準》中的六大核心觀念之一:數感,。另一方面又通過對較大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和推斷時,,學會用科學的、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數,,同時為今后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微觀世界中較小的數據奠定基礎,。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
2,、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3,、對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進行簡單的運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數感,;
2、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1,、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通過用科學記數法方便,、簡潔地表示大數,感受數學的簡潔美,。
3,、讓學生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大數的背景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與培養(yǎng)節(jié)約,、環(huán)保等意識,。
1、 重點: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突出重點措施:通過感受——比較
2,、 難點:探索歸納出科學記數法中指數與整數位間的關系。
突破難點策略:
1,、通過數學與現實世界中的數據引入,,讓學生體會到大數存在的普遍性;
2,、讓學生經歷合作交流,,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3,、通過鞏固練習與實際應用,,再次掌握用科學記數法來表示大數并歸納出科學記數法中指數與整數位間的關系。
教法:以問題解決為主的情境教學法,并輔以多媒體教學,。本課通過古代故事,現代文明介紹,涉及到了宇宙,、航空、昆蟲,、人類等各方面的數據,,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興趣,,經歷數學問題情境,,掌握知識,學會技能,。
學法:情境激趣——合作探究——嘗試運用——感悟提升——實踐生活的一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憤悱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學會。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用flash動畫演示“棋盤與麥粒”的故事:在印度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fā)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國王問他想要什么,,他對國王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1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2個小格里給2粒,第3小格給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請您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的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仆人吧!"國王覺得這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給他這些麥粒,。當人們把一袋一袋的麥子搬來開始計數時,國王才發(fā)現: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麥粒全拿來,,也滿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麥粒到底有多少呢?
(1),、讓學生合作,,嘗試列式 1 + 2 + 4+ 8 + ……… + 2 63 ,教師給出其結果2 64 -1
(2),、讓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2 64 -1中的2 64
(3),、教師告訴學生其結果:18446744073709551615(粒),約為18450000000000000000
[設計說明]:此情景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故事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是對乘方知識的復習,又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數,。
2,、出示宇宙星空圖片,給出3個數據,,讓學生讀出其中地球的質量,。
(1)、銀河系中大約有恒星:160 000 000 000 顆
(2),、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為:150 000 000 千米,。
(3)、地球的質量大約為:598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噸,。
[設計說明]:只給出情景故事,,感知了一個大數,這樣還不能引起學生對大數的深刻認識,,所以再給出宇宙星空中的這些大數,,讓學生讀讀,、看看這些數,,引起學生強烈的認知上的沖突,,形成一種心理上的想讀、想寫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問題、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遇到了幾個很大的數,,看起來、讀起來,、寫起來都不方便,,有沒有簡單的表示法呢?
分以下步驟完成,。
1,、 回憶100 ,1000,,10000,,能寫成10(x)
2、 300=3×100=3×10(x)
3000=3×1000=3×10(x)
30000=3×10000=3×10(x )
3,、 再由學生完成上面4個例子中的數的表示,。(學生對160 000 000 000這個數可能表示為、16×1010,,教師要利用學生這種錯誤,,強調a的'范圍)
4、 教師給出科學記數法表示:a×10(x)(1≤a<10),。
[設計說明]:通過層層遞進的探究設計,,啟發(fā)學生成功地發(fā)現“科學記數法”的表示方法,同時又通過學生示錯,,讓學生記住a的范圍,,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探究式教學。
(三),、感受應用,、領悟新知
1、將下列大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1),、地球表面積約為510 000 000 000 000 平方米,,地球上陸地的面積大約為149000000平方米;
(2),、20xx年,,中國有勞動力約為720000000人,,失業(yè)下崗人員約為14000000人;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0000人,,進城找工的農民約120000000人,。
2、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來各是什么數:
(1),、20xx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進行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飛船繞地球飛行了14圈,,行程約為6×105千米;
(2),、一套《辭?!反蠹s有1.7×107個字。
(3),、1972年3月發(fā)射的“先驅者十號”是人類發(fā)往太陽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測器,,至20xx年2 月人們最后一次收到它發(fā)回的信號時,它離地球1.22×1011千米,。
①以上內容由學生先自己完成,,然后互相糾錯。②教師提問:大家都已學會了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數,,現在請大家觀察一下原數整數的位數與指數n之間的關系,,有沒有什么發(fā)現?③總結規(guī)律:原數整數的位數減去1就是n.
[設計說明]: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正反兩個方面,,不僅是及時鞏固了科學記數法,,同時為學生提供了n與整數位個數之間的關系 “竅門”, 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養(yǎng)了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四),、鞏固提高、體驗成功
1,、視頻賞析《昆蟲記》
短片中主要有以下信息:世界上有名字的昆蟲有100萬種,,一個螞蟻群體的個數可以達到50萬只,非洲沙漠蝗蟲個體數可以達到7億至20億只,,在100萬種昆蟲中約有4/5是會飛的,,3億多年的進化史等。
[教學過程]
(1),、讓學生4人小組分工合作記錄數字信息,。
(2)、將數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3),、互相補充校對,,其中昆蟲4/5是會飛行的學生可能不能表示出4/5×100萬=8×105
[設計說明]: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心理學依據,,加入視頻賞析一方面減輕學生疲勞,另一方面讓學生能在介紹中及時捕捉數學信息,,體現用數學的能力,培養(yǎng)用數學的意識,。
2、 如果平均每人每天節(jié)約用水0.5kg,,那么全國每天大約可節(jié)約用水多少kg,?1 年呢,?(全國人口約1.3×109人,,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設計說明]:這兩題的設計一方面繼續(xù)鞏固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的運算,。第2題由于運算有一定的復雜性,同時要牽涉到取近似值,在此處教師應做必要的講解與說明,。
(五 )、課后調查,、應用數學
1,、神舟六號已于20xx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務,同學們可以通過網絡或其它方法,,查查它總共在太空中飛行了多少千米及相關數據,。
2、記錄你家一周內產生垃圾袋的數字,,計算一年的數字,,如果本地有100萬戶家庭,一年內大約產生多少個垃圾袋,?(以上用科學記數法表示)
[設計說明]:課后調查是本節(jié)課的延伸,,學生通過調查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可以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通過親身實踐去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增加民族自豪感與環(huán)保意識。
(六),、課堂小結,、自主評價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說一說感受,談一談學習體會,,從而在知識,、技能、情感方面進一步提高,,學生個性得到進一步張揚,。
設計反思;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建立在“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教師力圖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使新課程成為數學活動的場所,,引導學生通過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滲透德育,,學會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自主地,、富有個性的學習,,爭取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全面發(fā)展。當然課堂教學是生成的課堂,,我們只能在教學中去善于捕捉課堂信息,,作出靈活的選擇,才能真正地達到課堂的高效,,也真正地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一等獎 科學記數法說課稿說學情篇四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學記數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在學生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等內容的基礎上來學習的,,本節(jié)課進一步學習大數的表示方法――科學記數法,。科學記數法將在后幾節(jié)近似數和有效數字中得以應用,,也為科學記數法表示小數打下基礎,,本節(jié)課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同時也為學習科學中物理化學等知識的有力工具,。
2,、說教學目標
確立的依據:《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fā)展學生的數感,,能用多種方式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因此結合學生現有的對數學的認知情況,思維狀況和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確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科學記數法的意義,,并學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比10大的數。
能力目標: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fā)展數感,,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標:感受科學記數法的作用,,培養(yǎng)團隊精神,,激發(fā)愛國熱情。
3,、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及現階段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確立重難點,。
重點:進一步感受大數,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
難點: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采用了問題性教學模式,?!耙詫W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基礎,、以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標”。結合先進手段采用講解法,、演示法,、討論法實施教學。
指導在前一階段,,已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因此這一節(jié)將繼續(xù)指導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等活動,主動探索,,發(fā)現問題,;互動合作,解決問題,;歸納概括,,形成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合作意識,,養(yǎng)成及時歸納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
1、預習檢測:
(1)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230000,; 15800…0(共31個0)
(以下是選做題)
(2)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來各是什么數?
4.315 ×103,; 1.02 ×106
(3)計算: (8.1 ×108) ÷ (9 ×105)
8.56 ×102 – 2,。1
設計意圖:
通過課前預習檢測完成的情況,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疑惑,。
2、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問題:
中國的國土面積約為960 0000平方千米
07年第二季度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盈利—28000000美元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 0000 0000噸
天然氣資源量約47 0000 0000 0000立方米
上面各資料有出現較大的數據,,這些數記錄過程中容易出錯,,那么有沒有其它較為簡便的方法來記錄以上這些數據呢?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民族自豪感,,體會大數”讀””寫”的困難,從而導出課題,。
3,、探究新知
通過剛才出現的大數引出問題一:以上各數有些什么特點?問題二:有沒有簡單的記數方式,?引導學生回答,。
之后讓學生觀察回答10n的數的特征
講解如何把圖中出現的大數轉換成一個數(只帶一位整數的數)與10的n次冪乘積的形式。進而引入概念科學記數法:一般地,,一個大于10的數可以表示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數,,這種記數方法叫做科學記數法(scientificnotation),。注意:(1)1≤a<10(2)n是正整數(3)對于負數的科學表示法,只需要將其絕對值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符號不變,。
設計意圖:
引出如何用科學記數法表示大數,通過表示方法總結出科學記數法的定義,,并且能理解和掌握轉換過程,。真?zhèn)€板塊也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處理掉,讓學生感到自然過渡,。這里體現了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
4、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設計一個小游戲用科學計數法表示下列各數
設計意圖:
玩是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玩中去消化知識,,采用”活動促發(fā)展”的基本思路,,面向全體落實概念,營造課堂氣氛,,使每位同學積極投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能力。
5,、探究歸納
下列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原來各是什數?(指一般用十進制表示的數)
設計意圖:
采用”自主探究”的形式,,歸納總結反思,,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逆向思維能力,。
6,、實戰(zhàn)演練:
1、計算
2,、測脈膊(動手實踐題)
設計意圖:
鞏固新知,,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7,、小結:成果發(fā)布會
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收獲與體會,。
設計意圖:
幫助同學理清知識脈絡,,強化重點。
8,、布置分層作業(yè)
1,、用科學計數法表示下列敘述中較大的數
2、應用題(選作)
3,、提高題(選作)
設計意圖:
內化知識,培養(yǎng)全體,注重個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