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篇一
從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yè)負擔繁重的大學生們由于貧乏的校園文化而導致他們對課余時間的分配也十分不協(xié)調,。在調查的學生當中有60%認為課余時間不夠,而對于課余時間,,在被調查人中有接近45%選擇上網(wǎng),、睡覺,有大約30%的同學選擇去上自習或去圖書館讀書,。對于大二的大學生沒有參加社團活動的占51%,,這表明有一半多的同學沒有參加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去。而花在上網(wǎng)和其他娛樂項目上的時間遠遠超過花在學習和看書上的時間,。根據(jù)調查顯示,,我校學生的戀愛現(xiàn)象較為普遍,在學校里成雙成對的情侶也幾乎隨處可見語,,從回收的調查問卷中顯示大學生對戀愛的認可程度也非常之高,,大約20%的大學生花在戀愛,,與戀人約會的時間也占他們的大部分課余時間。而且,,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有42%的同學面對課余時間的安排時會選擇“偶爾安排時間表,,根據(jù)時間情況而定”,很多同學對自己時間安排不知如何準備,。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問題:
(一)大學生對自己的校園生活沒有充分的認識和合理的安排。從調查結果的大部分同學不會安排自己的課余生活就反映出了他們對自己校園生活的認識不夠充足,,不能進行合理的安排,。調查顯示有一部分同學選擇在課余逛街、娛樂,、交友等,。這些都說明了大學生的消費結果趨向多元化,有些同學片面追求高消費,、貪圖享受,、趕時髦,有的同學經(jīng)常成雙成對地出入麥當勞,、肯德基,,與老鄉(xiāng)經(jīng)常出入飯店、酒家,,不惜花大筆的電話費,、上網(wǎng)費、娛樂費,。根據(jù)調查和日常的觀察,,在一些同學中還存在著盲目攀比、擺闊追風,,有的同學認為自己沒有更多的錢買時尚的服裝而缺乏自信心,,覺得低人一等。
(二)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利用度不夠,。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社團或學生活動,參與體育鍛煉,,或者做兼職的比例都非常的小。大部分大學生都將自己的課余時間用于睡覺,、上網(wǎng),、逛街、談戀愛,,對于參加實踐鍛煉的積極性不高,。大學生活的相對自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參與實踐活動,,如社團或學校組織的各種比賽,,做兼職等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做事能力,,社交能力,這樣才能為以后激烈的工作競爭增加籌碼,,為將來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而不是一味的頹廢,虛度光陰,。
(三)現(xiàn)有的校園文化氛圍,,不能滿足同學的日常需要。這是校園的學生課余活動的場所不能滿足學校發(fā)展所造成的,。在學校里學生的課余生活很單一,,除了能去去圖書館、閱覽室,,大部分還是選擇呆在寢室上網(wǎng),、睡覺等。學校周圍的一些娛樂場所也沒有適宜的,,這些因素導致學生感覺業(yè)余生活單調,、乏味。
通過我們的調查上設計的問題:“您對如何合理安排課余時間有何建議,?”針對同學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我們小組對這個問題的考慮,。我們總結了以下一些建議和措施以希望幫助同學們能更好地安排時間:
(一)學校要為大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學校是學習的好地方,,這也要求各高校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一所高校必須達到的要求。這要求學校從軟硬件設施上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從思想上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努力學習,,提高自己。提供咨詢平臺,,根據(jù)大學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點,,解決大學生生活、學業(yè),、就業(yè),、戀愛方面的問題。
(二)加大校園文化生活設施、場所的建設力度,,豐富學生業(yè)余文化生活,。如組多織學生作實踐活動,文化交流活動,,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參與性。讓同學們的課余時間有事可做,,愿意去做,。
(三)重視課外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但現(xiàn)代社會要求的是德才兼?zhèn)?、有知識、有能力,、能創(chuàng)新的開拓性人才,。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由應試型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過程之中,第一課堂為大學生提供了專業(yè)知識及相關領域的知識,,它培養(yǎng)的是大學生的專門能力,,而素質教育則要求除了專業(yè)以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應該是整個人的素質的提高,,這不是第一課堂就可以實現(xiàn)的,。
(四)合理使用電腦,避免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這就要求我們要學會合理使用。大學生應該充分利用網(wǎng)絡上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信息,,開拓眼界,,不斷提高自己。而且培養(yǎng)更強的自控能力,,學習與娛樂兼得,,避免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
(五)無論怎樣,,個人的認識最重要,,同學們自己要樹立自己的目標,合理安排時間表,,并嚴格要求自己,,合理利用時間。
郭沫若說過:“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雖然我們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可時間是不能衡量的,,我們必須弄清楚:“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什么,。”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而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處理好時間,,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安排,,我們應該明白,如果人生是一曲交響樂的話,,我們只有在精確的時間線上,恰到好處,才能使人生的交響樂更加悅耳動聽,。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篇二
(一)背景:
大學不同于以往的學習環(huán)境,大學的課余時間非常充裕,。升入大學后有些同學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學到很多專業(yè)知識和自己比較感興趣的知識。然而有的學生進入大學后不能夠適應大學的生活學習模式,,不能夠利用好自己的課余時間,,這樣會對自己造成很大的損失。
(二)目的: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次調查詳細了解大學生課余時間的利用情況并給出自己的建議,,以便促進大學生的學習。
(三)意義:
本次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能夠幫助社會,、學校及時了解大學生目前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并能夠及時制定出相應的政策,,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用好課余時間,盡可能多的學到對自身有意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幫助大學生自己,,制定好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學習規(guī)劃。
(一)調查樣本的選擇及構成:
本次調查采用攔路問卷的方式,,共對100位河北經(jīng)貿大學校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這樣選擇比較有隨機性,減少了主觀因素的干擾,。整個樣本中男生共32位,,女生共68位。大一學生25人,、大二學生30人,、大三學生36人,、大四學生9人。經(jīng)濟管理類學生36人,、外語類學生12人,、理科類7人工科類7人、藝術類16人,、其他22人,。整個樣本的選擇比較符合河北經(jīng)貿大學的學生狀況,可以作為有效樣本進行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二)問卷設計及具體內容:
本問卷內容以群組討論的方式完成,,盡可能全面的獲取所需的關于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的信息。問卷內容主要圍繞四個問題:一是課余時間的多少,,二是課余時間的利用,,三是課余時間希望從事的活動,四是對待課余時間的態(tài)度,。在這四個大方面的指引下,,我們共制定了22個題目。
(三)調研方法及過程:
我們采用過路攔截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我們組共8人,,在調研中每人負責一個路口,基本覆蓋整個經(jīng)貿大學北校區(qū),。一共得到100份有效問卷.由于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時間安排每個小組成員的調查時間可能不一樣,,但是都沒有超出自己負責的分配范圍。在調研中,,我們盡量做到訪問對象的隨機擇取,,基本上五分鐘一份問卷一張問卷完成后立即投入下一份問卷中,我們沒有主觀地去擇取訪問對象,。在被調研者填完問卷后,,我們會真誠地向他致謝,并贈送一包糖,,禮品雖輕但也能表現(xiàn)出我們對被采訪人的真誠的謝意,。
(一)基本情況分析:
在問卷中我們先要了解被采訪者課余時間利用的基本情況,我們通過第11題(除節(jié)假日外,,你每天的業(yè)余時間大致為?)我們可以了解到,,課余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占40%,3小時~4小時的占33%,,2小時~3小時的占15%,,2小時以下的占2%。通過這樣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知道,,大學生的課余時間還是蠻多的,。通過第9題(業(yè)余時間您主要從事的活動為?)我們可以得知大部分學生在業(yè)余時間里從事著與學習無關的事,。從學生對待課余時間的態(tài)度方面說,很多學生都是透露著一種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
(二)行為角度分析:
所訪問對象每天所從事的行為如下表:
(娛樂主要是:上網(wǎng),、游戲、逛街,、閑聊,、電影、音樂等)
通過圖表可以得知:很多學生沒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很多學生把娛樂放在了首位,而忽視了自己的學業(yè),。其次是學習與課外實踐,。說明還是有一部分人在乎自己的學業(yè)和技能培養(yǎng)的。從整體上看,,河北經(jīng)貿大學北校區(qū)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效率較低,。再從課余時間擁有量上看:課余時間在5小時以上的占40%,3小時~4小時的占33%,,2小時~3小時的占15%,,2小時以下的占2%。進一步說明,,河北經(jīng)貿大學北校區(qū)學生的課余時間不僅利用率低而且時間擁有量很充裕,。
(三)學生對待課余時間的態(tài)度分析:
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希望自己能夠利用好自己的業(yè)余時間,。
從調查表中可以看出,,希望發(fā)展個人興趣、充實大學生活,、提高個人修養(yǎng)促進學習等積極活動人數(shù)還是比較多的,。絕大部分人對待課余時間的態(tài)度還是很積極的。
(一)結論: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盡管學生很想利用好自己的課余時間,,但是大部分學生還是從事了與自己的期望無關的活動,,造成了很大的課余時間浪費問題。
(二)我的幾點建議:
首先,,學生自身要增強自我克制能力,,在自己的大學生活中要擺正自己對待學習、運動及課外活動的態(tài)度,。認真制定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利用計劃,,并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按時完成,決不能制作規(guī)劃而不去履行,。最重要的是堅持自己的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半途而廢,。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趟圖說管,多讀兩篇英語,,早晨起早十分鐘等等,,日積月累一定會有很大收獲,而且還會養(yǎng)成一種很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其次,,學校要制定一定的,限制學生的娛樂空間如:學校內限制娛樂性網(wǎng)絡,,對待學生的學習更加嚴格一些,,多舉辦一些有意義的大型文藝活動等。老師對待學生的學習上要嚴格一些,,所謂“嚴師出高徒”正是這個道理,。很多學生反映過,學校圖書館表面看上去很豪華,,實際上里面板房的書籍并不多,,而且都是些老舊書目,所以學校圖書館要增加些書籍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閱讀,,當然,,大學是要靠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地方,學校規(guī)定的規(guī)章制度只能在形式上對學生的學業(yè)起到一定的作用,,要想成為棟梁還要靠學生自己,。
最后,社會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業(yè),。據(jù)我觀察學校門口僅有一家小型的書屋,,其他的店鋪都是一些娛樂性質的場所,各種衣服店,,各種娛樂城,,各種零食店各種網(wǎng)吧。雖說它們沒有違反國家法律,,但是在學生還沒有步入社會,,對待各種誘惑還不太有逐漸的時候,外面小店不該有過多的小店營業(yè),。這需要實惠力量的介入,,及時叫停這些小商店,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各種誘惑的環(huán)境,。
略,。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篇三
(一)、調查目的:通過了解大學生日常課余時間利用狀況,,掌握我校學生的生活狀況,,為學校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提供依據(jù),,同時也為大學生如何充分度過大學生活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調查對象:蘭州理工大學在校本科生,;
(三)、抽取的樣本學生,;
(四),、調查程序:
1,設計調查問卷,,明確調查方向與內容,;
2,分發(fā)調查問卷,,隨機抽取我校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學生男女各二十人,以人為單位,。
3,,根據(jù)回收有效問卷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1,,調查單位的構成情況:
在40名受調查學生中,,大一:6名,所占比例為15%,;大二:6名,,所占比例15%;大三:22名,,所占比例55%,,大四6名,所占比例15%,。各年級人數(shù)所占比例分布圖如下:
2,,業(yè)余生活習慣分析,我校學生品均每天的課余時間: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的課余時間相對均勻,,而擁有6小時以上的課余時間,
男生占據(jù)相當比例,,反之,,課余時間在2小時以下的女生占據(jù)相當大的比例。
3,,有下表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認為在課余時間應該得到最多的收獲是提高交際能力,,和豐富的知識,友誼,。但是實踐與動手能力相對有很少人重視,。
4,如表,,大學生對其課余時間的滿意程度:
從中不難看出:對課余時間安排很滿意的人數(shù)占10%,,比較滿意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35%,
一般滿意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45%,,比較不滿意和不滿意的人數(shù)均占總人數(shù)的5%,。
這說明大學生愛拍課余時間多半耗費在宿舍,不能合安排其所擁有的課余時間,。
6,,談起大學生對業(yè)余時間的認識和態(tài)度,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合理安排其課余時間,,究其根本,,是沒有找到自身的價值與人生方向。如下表可分析:
因此,,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學校教育規(guī)劃的一部分。
從總體上看,,我校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狀況較不合理,,未能充分安排空暇時間。絕大部分學生經(jīng)常在宿舍,,或者沉迷于電腦和娛樂之中,,或者在無聊中徘徊,浪費了大學生的時間,,對身心造成不利影響,。沒有自身未來規(guī)劃以及遠大理想。課余時間只是大學生活的一小插曲,,但體現(xiàn)著大學生生活狀況的點點滴滴,。
從數(shù)據(jù)上說,少數(shù)大學生生活自由,,與初高中時期有明顯的差異,。由于大學生自身沒有較強的自制力,多半隨意安排時間,。而且還有不少學生認為,,大學之中,學習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社交能力的提高,、領導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篇四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人民的重托、歷史的責任,。大學階段是人生發(fā)展非常重要的階段,,對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怎樣合理安排大學生活、怎樣在大學階段塑造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都需要同學們用心去觀察,、去思索,、去學習、去實踐,。安排好業(yè)余生活,,做有意義的事,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的意義,。
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屬于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于是,,我們不禁要問:大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都在做些什么?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的?學習?工作?逛街?游玩?上網(wǎng)?……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也對校園的文化建設起著積極作用,。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余時間,,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培養(yǎng)技能,,增長知識,,修養(yǎng)身心,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精彩且不留遺憾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嚴肅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調查時間
20xx年9月15日至20xx年9月21日
(二)調查對象
××大學××院系××專業(yè)大二、大三年級所有學生,。
(三)調查方式
針對調查對象,,采用發(fā)放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累計發(fā)放調查問卷500份,,收到有效問卷439份,。
調查問卷設計的主要方向是調查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的安排與其課余活動的內容。
調查問卷見附件,。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
1,、是否對課余時間進行安排和制定計劃
經(jīng)調查表明,,只有34.48%的學生對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分配,44.83%的學生偶爾會對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分配,,20.69%的學生則不會,。即使制定計劃但按照計劃執(zhí)行的學生也只有27.59%,51.72%的同學偶爾會按計劃進行,,大多按計劃進行的有17.24%,,不按計劃進行的占3.45%??v觀所訴,,大部分的大學生不會對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精細的安排,不會給自己制定周密的計劃,,也很少按計劃完成,。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明顯看出,大學生對自己課余生活的時間安排存在著不明確性,。
2,、對課余時間進行分配的影響因素
學校活動或課程安排,、談戀愛,、朋友、同學,、情緒等因素都會影響課余時間的分配,。學校是學習的地方,社團活動能夠鍛煉學生們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為盡快實現(xiàn)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調查結果如下:
影響因素
學校活動或課程
談戀愛
朋友,、同事
情緒
其他
百分比
89.66%
17.24%
55.17%
75.86%
6.9%
從上表數(shù)據(jù)可知,,很多學生認為學校活動或課程安排是影響課余時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情緒和朋友,、同事的影響。
3,、大學生周末的活動內容
大學生的周末完全由自己支配,,也是大家休閑娛樂的主要時間。經(jīng)統(tǒng)計可知,,大學生的周末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項:
主要活動
復習功課
上輔導班考證
做兼職
休閑娛樂
參與體育活動
其他
百分比
68.97%
3.45%
37.97%
86.21%
24.14%
31.03%
由上表可知,,我院大二、大三學生的周末課余時間使用基本合理,,能較好利用課余時間,。既復習功課又參加體育活動,也做兼職,。合理的安排時間,,學習與娛樂兼顧,還能參加社會活動,,積累經(jīng)驗又能獲得收入,,減輕家庭的負擔,也為自己以后步入社會,、發(fā)展事業(yè)做必要的準備,。
4、針對大學生課余時間自習讀書的調查
(1)大學生每天用于讀書的時間
大學生每天平均用于閱讀的時間如下:
閱讀時間
1小時以下
1-2小時
2-3小時
百分比
37.93%
44.83%
10.34%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家每天平均用于讀書的時間是非常少的,。
(2)學校是否有必要上早晚自習的觀點
針對學校是否應安排早晚自習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個人觀點
有必要
沒必要
無所謂
百分比
17.24%
58.62%
24.14%
由以上數(shù)據(jù)可知,,我院大部分的學生不支持學校安排的早晚自習,,但自己又不能很好的安排自習時間,。
(3)大學生自習時間的安排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還有很多學生能很好的安排好自習的時間,不同的學生安排的時間在不同的階段,。有的人喜歡每天都安排一段時間用于看書來充實自己,,有的同學喜歡在周末的時候自習看書,他們認為周末有足夠多的時間,,能按照自己的安排完成,,也有部分同學平時不喜歡看書,只有在要交作業(yè)或者有考試的時候才看書,是典型的臨時抱佛腳,,也有的人從來不上自習,,由統(tǒng)計可得:
自習時間
每天閑暇時
除周末外每天有
只在周末或假期
有作業(yè)或考試前
從來不上自習
百分比
37.93%
10.34%
6.9%
41.38%
0%
5、大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情況
雖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系統(tǒng)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也是健身意識形成、健身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但經(jīng)調查發(fā)現(xiàn),,我校大部分大學生每周用于鍛煉身體的時間比較少,鍛煉身體的項目也比較單一,。
鍛煉時間
從不鍛煉
小于3小時
3-5小時
5小時以上
百分比
20.69%
58.62%
17.24%
3.45%
鍛煉方式
球類運動
利用健身器材
散步或跑步
其他類運動
百分比
41.38%
6.9%
37.93%
13.79%
從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并沒有鍛煉身體的習慣。追究其根源,,主要應歸咎于應試教育的后遺癥,。從小學到中學學生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只重視學習成績,對體育鍛煉很漠視,,客觀上也沒有多少時間去鍛煉身體,。因而,很多學生多年來就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進入大學以來,,日趨嚴峻的就業(yè)壓力,迫使大多數(shù)學生不得不再次以文化課學習為主,,一如既往的忽略體育鍛煉,。從學生自身而言,是由于沒有體育鍛煉的氛圍和興趣,。在忙碌的學習之余,,很多學生選擇上網(wǎng)等方式放松,很少有人去鍛煉身體,。偶爾有人想去做健身運動,,但如籃球、足球,、排球等運動需要多人一起完成,,因為找不到志同道合者,這些人也最終選擇放棄,。
6,、大學生業(yè)余時間上網(wǎng)的目的調查
業(yè)余時間很多人都選擇上網(wǎng)的方式來放松,大學生上網(wǎng),,理由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為了尋找一位網(wǎng)友以打發(fā)時間;有的為了網(wǎng)絡游戲而不分晝夜;有的為了網(wǎng)上電影以此來“充實”生活,。當然,也有為了學習的,。
上網(wǎng)目的
學習或查資料
娛樂玩游戲
工作
了解實時信息
其他
百分比
82.76%
82.76%
44.83%
51.72%
10.34%
由此可知,,我校的部分學生能充分利用網(wǎng)絡來完善自己,了解實時信息,。但是,,也有部分學生沉迷于電腦娛樂漩渦之中或者在無聊中徘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身心造成了不利影響,。
7、學生心中理想的大學生活
不同的人對大學生活有著不同的向往,,理想的大學生活應該怎樣度過呢?針對這次調查對象得到的結果如下:
理想中的生活
可放松休息
可積累實踐經(jīng)驗
鍛煉身體
拓展知識
滿足發(fā)展興趣愛好
其他
百分比
68.97%
82.76%
55.17%
72.41%
82.76%
6.9%
8,、大學業(yè)余生活對自身的影響
每個學生對自己的大學業(yè)余生活有著不同的安排,因此每個人受到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對此,,調查得到的結果是:
大學業(yè)余生活對其影響
學習成績有所提高
增進同學友誼
做兼職增加社會經(jīng)驗
有機會學習感興趣的東西
其他
百分比
6.9%
17.24%
17.24%
37.93%
17.24%
(五)結論與建議
從總體上看,我校大學生課余時間使用基本合理,,能較好利用課余時間;但是,,也有部分學生課余時間缺乏合理的安排,沉迷于電腦娛樂漩渦之中或者在無聊中徘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身心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課余時間時間僅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卻充分體現(xiàn)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他們以什么樣的生活方式來填充和豐富他們的課余時間,展示了他們以怎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
關于提高課余時間利用率的問題上,,很多人建議不要盲從他人。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規(guī)劃,,跟著別人,,只能導致自己的規(guī)劃完成不了,別人的東西也學不到,。其次就是盡量少上網(wǎng),,他們認為上網(wǎng)會浪費很多時間,導致規(guī)劃在心里被一遍一遍的更改,,最后甚至面目全非,。還有些人建議學校多開些講座,,可以使學生在課余放松的同時,,能夠學到一些有用的知識,,減少內心得負罪感。我的建議是:大家應該盡快確定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做一個長遠的打算,,從而根據(jù)這個長遠的打算,立個同樣長遠的目標,。在休息時多思考自己是否充分利用了時間,,自己過得是否有意義??傊?,希望大家不斷反思,爭取過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
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業(yè)余時間安排能成就一個人。一個人的失敗也可能是因為他不會合理利用業(yè)余時間,。我們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來看一些能提升自己的書籍,,學習一些有用的課程,與一些比自己優(yōu)秀的朋友交流學習,。如果我們能堅持,,這些都會對我們的未來生活有所幫助。如果我們每天把大量的業(yè)余時間都用在了看電視,、發(fā)呆,、睡覺、漫無目的的瞎逛,、瞎扯上,,那么我們應該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如果必要,,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生活特點給自己制定一個業(yè)余時間利用計劃或安排表。只要我們能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合理利用起來,,我們的生活和人生一定會從此不同,。
身為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通過積極參與大學的課余生活,,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實際動手能力,,做一名21世紀合格的接班人。
大學生課余時間利用調查報告篇五
問卷調查,,qq,,口頭隨即調查
湖南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在校學生,物流管理學院同學為主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調查樣本容量偏小,,不具有十分廣泛的代表性,。調查對象中大一,大二人數(shù)較多,,大三人數(shù)較少,;物流管理學院學生居多,其他院系同學少,;故主要對大一,,大二進行分析,且調查結果不側重對年級的分析,。
調查表明,,約有%的學生認為目前他們的業(yè)余時間使用存在一些問題,只有%的同學沒有發(fā)覺其中有問題或問題很少,,可以忽略,。最終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目標不明確,,茫然無所適從,;
第二,不會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
第三,,不夠珍惜時間,時間使用效率不高,;
第四,,對業(yè)余時間沒有計劃性,容易隨心所欲,;
第五,,自制力差,易受外界誘惑的干擾而打亂原有計劃,;
第六,,還有一部分同學在問卷中寫到“沉迷于網(wǎng)絡、談戀愛,、逛街”,、“周圍沒有形成珍惜時間的氛圍”等。
針對大學生學生在業(yè)余時間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們調查小組對在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專門指導的必要性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有必要(包括“非常必要”和“比較必要”)在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專門指導的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認為“不太必要”和“根本不必要”的占10%,,持中立態(tài)度的占20%,。多數(shù)人對學校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指導持肯定態(tài)度,,這說明學生們急需這方面的知識,,迫切需要學校教育中給予專門的、科學合理的指導,,以便提高學習,、工作效率,減少時間浪費現(xiàn)象,,能在有限時間內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但也有一小部分同學對學校教育中開展時間使用方面的指導持否定態(tài)度,原因可能是有的同學認為學校教育指導只能是從宏觀上進行,,卻不能從個人角度進行個人指導,,因此效果不會很好,再者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人了,,業(yè)余時間的使用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學校的干預,。
從調查情況來看,,現(xiàn)在的大學生不會象以前那樣每天都要在題海度過了,大學的課程沒有象高中那樣多,,所以大學生的業(yè)余生活也會變得豐富起來了?,F(xiàn)如今的大學生業(yè)余生活基本上是靠上網(wǎng)、看書,、逛街,、睡覺以及兼職來維持的。這種業(yè)余生活稱不上是豐富多彩,,但也不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大學生對這種現(xiàn)狀持著一種模糊態(tài)度,不清楚自己的業(yè)余生活到底是如何進行的,,或者造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追根溯底是什么,。
從我組的問卷調查情況來分析,大多數(shù)大學生享有的業(yè)余時間還是比較寬裕的,,但是如何利用這寬裕的時間倒成了一個問題。大學生對業(yè)余生活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因而也沒有明確的安排,、計劃,所以理所當然也無所謂業(yè)余生活精不精彩,。探其原因,有認為是自身原因的,,畢竟一開始就沒有樹立這方面的意識,而且進入大學之后緊繃的神經(jīng)一下進入懶散階段,,隨性地過著大學生活的每一天,沒有危機意識,,更沒有打算好課余時間怎么過,;也有認為是學校造成的,學校在這方面考慮得并不周全,,學生缺乏機會去鍛煉并豐富自己的生活,;更有甚者認為是社會造成的,社會中存在的不安定因素使學生望而卻步,。
那么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課余生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隨著深入的調查,,我們也似乎探到了一些苗頭,。在大家心中,真正的業(yè)余生活是可以又自己安排的,,與誰一起度過并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可以增長見識、鍛煉身體,,達到身心健康及自身修養(yǎng)提高的效果,,這是大家所期待和憧憬的。但是現(xiàn)在經(jīng)歷的似乎與這又背道而馳了,。大多數(shù)人選擇了上網(wǎng),、睡覺或購物來消磨時間,能兼職的也是少數(shù)人,,出現(xiàn)這種情況與大家的初衷似乎矛盾了,,這只是消磨時間,有什么效果嗎,?然而這種情況卻又普遍存在,。于是訪問了部分學生,其答案也較類似,他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業(yè)余生活其實很難實現(xiàn),,不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要的是很難堅持。因而又進入一個模糊圈中,,模糊了大家的概念及初衷,,從而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
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應當對大學三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規(guī)劃,。為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為了在畢業(yè)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yǎng)、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為人處事。只要做好了這七點,,大學生臨到畢業(yè)時的最大收獲就絕不會是“對什么都沒有的忍耐和適應”,,而應當是“對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只要做好了這七點,,你就能成為一個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的快樂的畢業(y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