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一
二:新課學習:
聆聽《草原巡邏兵》
1、初聽樂曲的“引子”與第一部分的快板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聽主題曲調(diào),,(情緒怎樣,?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題曲調(diào),,學生看曲譜再聽音樂,,并隨音樂哼唱,體驗蒙古音樂的風格,。
3,、聽全曲。設問:全曲與我們剛剛哼唱的主題有什么關系,?速度上有什么變化,?學生分小組討論后回答,。師生交流答案:主題變化發(fā)展。
4,、聽全曲,。要求:聽完后,按音樂發(fā)展的情景,,簡單編講故事《草原巡邏兵》,。
5、完成課本上的作業(yè),,聽音樂排序號,。
教師簡單介紹“笙”的性能。
1,、導課:復習《草原上》邊唱邊表演
師:《草原上》這首歌的情緒是優(yōu)美,,抒情的,下面我們再來聽一首蒙古族歌曲,,聽完后告訴老師,,他的情緒是怎樣的?(聽范唱錄音,,學生體會歌曲情緒,。)學生自由回答
2、聽音樂,,表現(xiàn)了小牧民怎樣的心情,?(學生自由回答。)
3,、學生隨音樂自由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老師適時指導。(師生一起隨音樂表演)
4,、學生跟著范唱錄音輕聲演唱,。(唱準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邊唱邊用動作表演,表現(xiàn)出小牧民自豪,、歡快的情緒,。
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二
一、組織教學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aba
1,、復習《草原上》(要求:邊唱邊表演)
2,、復習《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邊唱邊表演)
3、分組活動(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分組排練,。(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第一大組表演完后,第二大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三,、聆聽《草原放牧》
1,、導入:
師: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樂……(講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chuàng)作的背景)
1)聽音樂第一段,,說說音樂情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
2)聽音樂第二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對美麗家鄉(xiāng)和幸福生活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
3)聽全曲,,啟發(fā)學生根據(jù)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情景,,并用圖形來表示,。
4)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即興編舞進行表演。
四,、編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個音符
2、以小組為單位,,用已經(jīng)掌握的356三音即興編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得多,編得好聽,。
3,、師把學生編的曲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將好聽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豎笛吹一吹,。
小結
1,、初步掌握了音符3,、5、6,,學生學唱積極,。
2、這兩首歌曲學生很喜歡,,掌握得好,。
小學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三
教學目的
一、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草原上》,,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初步感受內(nèi)蒙古的民族民間音樂的民族風格。
二,、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進行表演,。
三、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四、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材分析
《草原上》這首歌曲為4/4拍、羽調(diào)式,,歌曲的音樂語言十分簡練,,基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jié)樂段。其節(jié)奏舒展,,旋律優(yōu)美,,形象地勾勒出風和日麗、綠草如蔭的草原風光,,使人置身于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情景之中,。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內(nèi)蒙古民族音調(diào)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歌曲以明快的旋律,,跳動的節(jié)奏,,具有舞蹈性的律動感,表現(xiàn)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是的喜悅心情,。歌曲為2/4拍,、五聲羽調(diào)式,系擴充了的一段體。四個樂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進,,表現(xiàn)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樂歡唱的形象,。最后重復了第四樂句的曲調(diào),,天真活潑,自豪的表達了草原對自己家鄉(xiāng)和甜美生活的贊美,。
教學重難點
1,、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鍛煉學生的想象力。
2,、唱準音高,,進行即興編曲。
教學方法
合作法講授法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新課學習:
1:導入:(談話、多媒體出示內(nèi)蒙古大草原和內(nèi)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樂)
教師介紹:在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們以放牧為生……老師唱一首給你們聽吧。
教師范唱,,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聽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聽音樂,學生自由隨音樂表演,,教師可稍做指點,。
3、學習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_)
1)聽歌曲錄音《草原上》(也可選看光盤_內(nèi)容),;
2)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小聲隨唱;學生輕聲跟著范唱錄音唱,。唱出優(yōu)美抒情的情緒,。
3)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4)多媒體出示大草原,學生用中速,、悠揚的歌聲演唱,,注意唱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開展聯(lián)想與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邊唱邊即興表演,。
6)教師出示打擊樂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并進行編配為歌曲伴奏,。
三,、音樂知識
1、學生跟著琴邊看譜邊唱唱名,。
2,、師:歌譜里出現(xiàn)最多的是哪三個音?misolla
看老師用柯爾文手勢邊唱表示著“3,、5,、6”三個音。(學生唱)
教師彈琴,,開火車游戲,,教師彈一組,學生按節(jié)奏唱一組,,一個接著一個,。
(唱音高時結合柯爾文手勢進行訓練,讓學生從立體的直覺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時值唱一唱365―625―認識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節(jié)奏入)
ⅹⅹⅹ―讀一讀唱一唱邊拍手邊讀
4、節(jié)奏游戲找媽媽
將《草原上》的歌譜分割成卡片,,將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別貼在黑板上歸類,,邊聽音樂邊貼,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一組貼得快,,貼得最正確。
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使學生初步感受蒙族音樂的特點,,并形成熱愛民族音樂的美好感情。
2,、 小組合作表演,,提高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 3. 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背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四分音符與二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用具
多媒體 電子琴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大草原風景圖片
師:草原上都有什么?(學生結合圖片,,自由發(fā)言,,教師做提示引導) 解:藍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馬,,牛,羊,,高山,,河流。
三,、新課學習 1初次聆聽
思考: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解:蒙古草原寬廣,、美麗,,蒙古人生活在美麗遼闊的環(huán)境中,歌聲是那么的悠揚動聽,,讓人聽了心曠神怡,。
2再聽風格
方法:學生閉起眼睛感受,身體可左右律動,,仿佛置身美麗的大草原中,。 3讀讀歌詞
跟隨老師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4教師范唱
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唱一唱這首歌曲,,請同學們用四三拍的強弱規(guī)律為老師打著節(jié)奏好嗎,。
5聽唱法,小聲跟唱 通過多媒體學習 6解決重點
跟電子琴唱準“3 5 6”,,并輔以科爾文音樂手勢 7解決難點
二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方法:聽辨歌曲中二分音符、四分音符音的長短,。 師:找一找每一小節(jié)的歌曲哪個字唱的短,,哪個唱的長? 解:長的有高,、照,、跑、叫,、壯,、肥。 8有感情的通唱歌曲 多遍
四、對比學習《我是草原小牧民》 1初次聆聽
對比《草原上》,,這兩首歌曲都是蒙族歌曲,,兩首歌曲的情緒、速度有什么不同,? 2再次聆聽
再一次體會歌曲的情緒 3按節(jié)奏讀歌詞 4跟伴奏學唱 5完整演唱
五,、完美結課
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蒙古人生性自由豪爽,,他們能歌善舞,,有很多獨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和音樂,他們也特別熱情好客,,等你們長大了可以去那里感受一下美麗的大草原,。
小學三年級音樂我是草原小牧民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演唱這首歌曲,,通過沙錘,、三角鐵的學習和給歌曲伴奏,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節(jié)奏,,模唱簡單旋律,,加強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的學習,。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演唱感受蒙古歌曲的民族風格,,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通過聽,、唱,、奏掌握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沙錘、三角鐵) 教學過程:
一,、 師生問好,。
同學們和老師跟隨音樂一起做律動。
二,、 情境導入,。
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說說圖片中有哪些美麗的風景,。 (邊放幻燈片邊播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1. 情景想像,,進入主題,。
(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是什么顏色等) 2. 初步掌握歌曲風格:
播放《草原上》,聽的時候思考這首歌曲是什么速度,、情緒,、節(jié)奏和旋律是怎樣的? 師生討論,。
3,、 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蒙哥歌曲的風格。
三,、 新課學習,。 1. 學習歌詞。
(老師講解歌詞,,熟悉后學生按照節(jié)奏跟伴奏朗讀歌詞) 2. 學唱旋律,。
分析哪些字唱的短,,哪些字唱的長,,學習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節(jié)奏,。
3,、 學會后,小組表演,。 4. 聽琴模唱旋律,。
5、 認識三角鐵和沙錘,,并為歌曲伴奏,。
四、 課堂總結,。
復習課堂內(nèi)容,,總結歌曲風格特點以及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演唱。
(下課,,播放《草原上》,,同學們跟隨音樂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