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文案篇一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建立質(zhì)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zhì)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生活情境:同學們看,,今天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相約要去森林公園玩,。路上有座橋,上面寫著:限重1噸,。(出示課件),。看到這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從而引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噸”是什么?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小動物們能過橋嗎?……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jīng)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jù)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zhì)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師:同學們對“噸”的知識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噸與千克又有什么關系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
[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去森林公園玩的生活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來確定教學的側(cè)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qū)W生介紹。
(2)每組發(fā)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此淮文馨釒状@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nèi)嗤瑢W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師:在我們?nèi)粘I钪?,什么時候會用到噸做單位呢?1噸大約等于()頭牛(500千克一頭牛)一桶油100千克()桶水泥50千克()袋?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噸”對孩子們來說是抽象的,通過讓學生搬10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推算、估計,、想象,。并通過“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學加老師跳一跳”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的基礎上,,借助“100袋10千克的大米”,、“40位同學的體重”等具體實物幫助學生建立起“噸”的概念表象。在體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推理和想象幫助學生建立“噸”的概念,,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的估計能力,。]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系: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1)一只河馬約重那3噸,想一想:3噸=()千克?5噸呢?你是怎么想的?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shù)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jié)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五,、總結(jié)
師:學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數(shù)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教學板書,。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文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數(shù)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shù)表示。
3,、會正確的讀,、寫小數(shù)。
4,、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歸的能力。
5,、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難點
初步了解小數(shù)的含義,會認,、讀小數(shù)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法學法:
教師指導點播、精講,。
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多練習,。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開展教學
1,、引入小數(shù)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禮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禮物,,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禮物(出示課件)文具
2,、區(qū)別整數(shù)與小數(shù)
師:好的,請同學們把這些文具按價格分成兩類
展示學生的分類,,并說明分類標準,。
教師出示自己的分類。
書包:45元,。
鋼筆:3.50元
剪刀:12元
橡皮:0.20元
彩筆:3元
曲別針:0.15元
3,、引入課題
象3.50、0.20,、0.15這樣的數(shù)就叫做小數(shù),,這個小點叫做小數(shù)點,(板書3.50,、0.20,、0.15)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重點認識……小數(shù)(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認識小數(shù)
1、試讀小數(shù)
師:生活中處處有小數(shù),,這些小數(shù)你會讀嗎?請大家讀一讀屏幕上的商品價格
教師提問:小數(shù)點左邊整數(shù)部分表示什么?(元)小數(shù)點右邊第一位表示什么?(角)第二位表示什么?(分)
讓學生完成屏幕上填括號,。
總結(jié):小數(shù)的讀法。(結(jié)合板書的小數(shù)學生再讀)
2,、你還在那里見過小數(shù)?
學生自由回答,,教師給予肯定。
3,、老師這里有一些關于小數(shù)知識,,大家想了解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出示搜集的小數(shù)知識圖)
4,、小結(jié):看來咱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可以用小數(shù)表示價格,還可以表示質(zhì)量和長度等,。
三,、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1,、匯報自己的身高
學生匯報后教師說,,剛才同學們都是用米和分米或者是米和厘米作單位,如果我們只想讓自己的身高用米做單位,,又會遇到什么困難呢?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自己自學來解決這個問題,。
2、自學提示
(1)仔細閱讀課本89頁上的例1,,想一想,,用你學過的知識寫出用分數(shù)和小數(shù)表示的數(shù)。
(2)你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在小組說說,,并想辦法解決。
(3)利用手中的學具動手做一做,,填一填,,完成課本中的括號內(nèi)容。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4,、師生交流
板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
1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米
3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3米
7分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7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1米
3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03米
18厘米是米,,還可以寫成0.18米
5、小組討論
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shù)是()米
全班交流,,寫成1.30米和1.3米都是對的(因為30厘米也是3分米)
6、出示89頁做一做,,讓學生填在書上,,全班交流。
四,、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1、做一做練習二十一第一題,。
做完后師生交流
2,、試一試我能行
學生口答,師生肯定
五,、總結(jié)評價
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數(shù),,并且會讀小數(shù),知道了小數(shù)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我相信同學們會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掌握更多的小數(shù)知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文案篇三
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約10分鐘;
(2)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3)設計數(shù)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小數(shù)的讀寫法;
(4)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5)合理板書。
4,、考核目標:活動設計,,教學評價,教學實施,。教學設計
課題: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課型:新授課
課時:1課時
年級:小學三年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認識小數(shù),能識別小數(shù),,會讀,、寫小數(shù),知道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探究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正確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會讀,、寫小數(shù),正確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談話:開學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為小明準備了許多文具,。書包48元圓珠筆3.50元日記本3元鉛筆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談話:大家仔細看看,,你能把這些標價中的數(shù)分成兩類么?誰愿意來分分?這組數(shù)不是整數(shù),它們也有自己的名稱,叫做小數(sh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些關于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板書:認識小數(shù))
二,、探究新知
(一)讀小數(shù)
師:小數(shù)點在小數(shù)中就讀作“點”,,你會讀小刀的標價么?(指名學生讀,多叫幾個)
師:這個小數(shù)與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樣么?
生:這個小數(shù)小數(shù)點的后面只有一個數(shù)字,,而其他的都有兩個,。
師:觀察得真仔細,像這樣小數(shù)部分只有一個數(shù)字的叫一位小數(shù),,有兩個數(shù)字的叫兩位小數(shù),。
師:剛才我們念了一位小數(shù),那么大家會念這些兩位小數(shù)么?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有老師總結(jié)讀小數(shù)的方法: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可按照整數(shù)的讀法讀,,而小數(shù)部分要依次讀出每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
師:再請幾個同學試著讀讀,。(如有讀錯的加以糾正)
(二)寫小數(shù),。
師:小數(shù)我們已經(jīng)會讀了,那么它該怎么寫呢?寫小數(shù)與讀小數(shù)的順序是一樣的,,先寫整數(shù)部分,,再寫小數(shù)點,最后寫小數(shù)部分,。(以書的價格為例老師一邊說寫法一邊在黑板上示范)
師:學會了么?好請同學們在自己的練習紙上寫一寫其他幾樣文具的價格,。(生自由練寫,師巡視)
(三)鞏固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的實際含義,。
師:剛剛的轉(zhuǎn)化學會了么?我們在來練練怎么樣?請把書翻到88頁,,中間有張表格,請同學們輕聲讀讀表中食品的標價,,然后完成這張表格,,填寫它們分別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填完后指名同學回答,。)
(四)尋找生活中的小數(shù),。
師:你還在哪里找到過小數(shù)呢?
生1:自動鉛筆上標有0。5毫米的字樣,。
生2:飲料上也有,。
生3:書的背面有標價,也是小數(shù),。
師:同學們都觀察得好仔細呀。老師也找了幾個,,大家瞧瞧:人體正常體溫可達37.5攝氏度,,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鞏固練習
8.64元=8()6()4()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么?
五,、布置作業(yè)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文案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以舊引新
1,、出示蘋果,讓學生說一說一個蘋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蘋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們以前學過的質(zhì)量單位,,克與千克之間有什么關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車蘋果的重量是2()
二,、自主探究研究問題
1,、直觀感知,初步認識“噸”,。
(1)出示教材例題,,集裝箱,火車車廂,,汽油
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zhì)量,,通常用噸(t)作單位。
(2)讓學生根據(jù)對噸大致的了解及課外資料的補充說說生活中那些物體通常使用“噸”來作單位,。
(3)課件展示:卡車,、火車車廂、輪船,、飛機,、鯨魚、樓房等,,用“噸”作單位比較合適,。
提問:通常以“噸”作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學生分小組觀察討論
②學生分小組交流匯報
③師生合作得出結(jié)論:通常大件物體及較重的物品“噸”來作單位。
目的:用課件出示圖片,豐富了感性材料的種類,。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再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得出結(jié)論,。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2、認識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感受它們的重量,。
①學生匯自己的體重。
②小組同學互相背一背
③說說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噸
(2)課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問:需要幾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個)
(課件演示)請同學們觀察:有這樣的幾袋大米?(10袋)提問: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書:1000千克,。
你是怎樣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個同學抬起來,,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個同學才能抬起來?(80個)。說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較重,。
通過小組同學反復掂物體的重量,,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和體驗,,感受物體的實際重量,。遷移出1噸的重量。
師引導: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噸。
即:1噸=1000千克,。師補充板書:1噸=1000千克
(3)鞏固千克與噸之間的關系,。
師生做個猜體重的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老師的體重大約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個老師的體重按50千克計算,,那有多少個老師的體重合起來是1噸?你是怎樣想的?
(4)填空練習: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體重按25千克計算,40個同學的體重是()千克,,是()噸,。
三、看書質(zhì)疑
學生自己看書,,標出重點語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層練習,,鞏固深化,。
1、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情況下用噸作單位,。
2、在()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使每種東西的總重恰好是1噸。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條鯨魚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噸
一輛卡車載質(zhì)量5噸,,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總結(jié),,解決問題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學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文案篇五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教學難點: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教具、學具準備: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在( )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3)引導:假設三年級同學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個同學體重共多少千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 (板書:1噸=1000千克)
(4)提問: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噸?一桶油重100千克,,幾桶油重1噸?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jié):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2)師強調(diào):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 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zhì)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zhì)疑,,全課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系式有兩個,,即: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