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一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唱,。
2,、綜合訓練:音的強弱
3、音樂游戲:有趣的繩子
4,、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管樂曲)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自然、圓潤,、連貫的聲音演唱歌曲,。通過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和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教育學生熱愛祖國,。
2,、指導學生初步感受與分辨音的強弱。通過音樂游戲訓練學生對強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應能力,。
教學重點: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學唱,。
教學難點:感受與分辨音的強弱。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
同前節(jié)
1,、同學們,剛才我們練唱了火車,,那你們說一說,,火車汽笛發(fā)出的聲音音量有沒有變化?(有,,有大?。?/p>
對,我們管這叫聲音的強弱,。聲音較大的叫做強,小叫做弱,。
請同學用wu按照教師要求來表示火車汽笛發(fā)出的聲音的強弱,。
(教師作如下要求:強、弱,、強,、弱,、強……)
2、師用響鼓敲擊,,請生說一說哪次強,,哪次弱。
3,、你在生活中,,都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它們都有強弱嗎,?
能舉出各例子嗎,?(生舉例)
4、教師有強有弱地拍擊節(jié)奏,,請同學們來模仿,。
1、同學們做的都非常的好,,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和聲音強弱有關(guān)的游戲,。
2、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長線,,在線上畫上大小不同,、距離不等的圖形。
請同學隨著教師的手勢依次讀出“wu”,、“di”,、“da”的強弱音。
(見到線按照線讀wu,,遇到大圓大聲讀da,,遇到小圓小聲發(fā)出di)
做游戲
3、用長繩子來玩,,方法同上,。
(一組一組的做,另一組給他數(shù)著,,錯的次數(shù)少的組獲勝)
1,、導入:同學們,我們每周一都要參加升旗儀式,,誰能說說在升旗儀式上,,都有哪些活動?
對,,最后美麗的五星紅旗會升上旗桿,,在天空飄揚。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2,、教師范唱,,請同學說說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3,、教師帶領(lǐng)學生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讀詞。
4,、教唱法學唱歌曲,。注意咬字要清楚。
5,、歌曲處理:
前兩句要以贊美的情感來演唱,,音量不要太強,音與音之間要唱的連貫,。后兩句要唱的親切,。
“親親你”要唱的輕而有彈性。
教師指導學生練唱,。
6,、用樂器、舞蹈等方式來詮釋歌曲,,全班一起來表演,。
1、國旗在升起時會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教師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田漢作詞,,聶耳作曲,,寫于1935年。這首歌曲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斗爭中起過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斷激勵著我們?yōu)閷崿F(xiàn)四化,,振興中華而奮勇前進。
2,、初聽樂曲,。請同學說一說有什么感受?你聽到國歌時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聽聽想想
3,、復聽樂曲,全體起立齊唱國歌,。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明白了什么,?(請學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設(shè)計:音的強弱
聲音大—強聲音小—弱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二
課題:小袋鼠總課時數(shù):第1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小袋鼠
2,、歌表演
3、綜合訓練:u木魚
4,、欣賞:夢幻曲(大提琴獨奏曲)
雪花飛舞—選自《兒童園地》(電子合成器演奏)
教學目標:
1,、學習“u”的正確發(fā)聲方法。練習用柔和而有彈性的聲音準確的演唱《小袋鼠》,。
2,、學習用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詼諧的情趣及小袋鼠的可愛形象。
3,、認識木魚,,學習木魚的演奏方法。通過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比較練習,,感受并掌握八分音符的時值,。
4、通過《夢幻曲》,、《雪花飛舞》兩首樂曲的欣賞,,培養(yǎng)學生聽音樂的習慣,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內(nèi)容以及不同情緒,。
教學重點:學唱并表演歌曲
教學難點:通過四分音符與八分音符的比較練習,,感受并掌握八分音符的時值。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第12頁,,注意方法同前節(jié)。
1,、教師介紹木魚:木魚是用木頭制成的仿魚狀的打擊樂器,,發(fā)音堅實、短促,。演奏時,,左手握著“魚尾”處,右手拿著小木錘,,輕輕的敲擊,。
2、請同學們試著敲一敲,。
1,、復習上節(jié)課所作的節(jié)奏練習。請同學們拍手練一練,。
2,、請同學們看書,按走和跑讀節(jié)奏。
3,、按節(jié)奏邊讀邊走,。
4、拍手讀歌謠,,最后敲木魚讀歌謠,。
1、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可愛的動物—“小袋鼠”,。(教師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講講小袋鼠有什么特點)[肚子上有個大口袋]
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一只小袋鼠用它的袋子做了什么,?
2,、聽教師范唱。請同學說一說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這首歌有什么特點,?
3、有節(jié)奏朗讀歌詞,、教唱法學歌,。
注意休止符處唱法,反復練習,,直至準確,。
4、處理:
1~小節(jié)力度較弱,;第7小節(jié)“大”字力度較強,;
“挺著一個”用漸強的聲音演唱。
練唱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討論自己認為應怎樣演唱,。練唱
請同學們敲擊木魚為歌曲伴奏。
1,、請同學們自己看書上的動作,,分別做一做,并說一說每個動作是什么意思,。
2,、教師帶領(lǐng)學生將動作串聯(lián)起來練習。
3,、聽音樂,,所有同學演唱。一半同學舞蹈,,一半同學用樂器伴奏,。
1,、介紹:
《夢幻曲》是德國作曲家舒曼28歲時在維也納創(chuàng)作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段樂曲,后改為大提琴獨奏曲,。
《雪花飛舞》是法國作曲家德彪西1908年所作的鋼琴曲《兒童園地》中的一段,,我們欣賞的是用電子合成器演奏的錄音。
2,、要求學生閉上眼睛,,靜靜聽音樂,。
初聽樂曲《夢幻曲》和《雪花飛舞》,,兩首樂曲逐一播放。
聽后請同學談談印象: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這兩首樂曲各表現(xiàn)了什么情緒?
3,、復聽樂曲,。
請同學自編動作隨著音樂做一做,以表現(xiàn)歌曲意境,。
請同學們把今天學的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看誰表演得好,能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
板書設(shè)計:小袋鼠
活潑,、可愛、歡快
挺著一個漸強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三
1歌表演《誰的歌兒多》2游戲《我快樂》
1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2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體的動作,,做到不喊唱;
3養(yǎng)成認真聆聽音樂和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4運用夸張的表情演唱歌曲《我快樂》,,能在表演中有所創(chuàng)新,。
1教學重點:充分調(diào)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教學難點: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了一份自信——“我能行,!”
錄音機電腦小獎品
需要二課時
一課時
師生問好
1教師播放一些小朋友們熟悉的幼兒歌曲,,讓他們自由隨樂跟唱。
2從齊唱中發(fā)現(xiàn)積極分子,,并以此為切入口,,唱好“開門戲”,,打好“當頭炮”。
3要求學生自己報幕,,內(nèi)容包括表演者姓名,,節(jié)目名稱及形式等。
4老師當場進行點評,;以鼓勵為主,,給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聲喊唱的同學,,不要正面批評或嘲笑,,而應委婉地指出“假如聲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有上臺表演的機會。老師的目光要更注意觀察自信心不夠的孩子,,如安排他們齊唱,,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6內(nèi)容不局限,,可舞蹈,,相聲等。
7讓孩子在活動中養(yǎng)成認真聆聽他人演唱,,觀看別人表演的習慣,,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講小話,,節(jié)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謝,,讓孩子們從小懂得如何當一名文明,熱情的小觀眾,。
同學們的歌唱得真好,,不但聲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編排的動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隨音樂進教室
2律動“飛機,,火車,,輪船”
3師生問好
二歌表演
師生共同表演舞蹈《兩只小耳朵》
1請學生看黑板:三個人頭,表情分別是快樂,,著急,,幸福
圖例:
2請學生上臺表演:快樂,著急,,幸福的表情和動作,。
3照書上動作規(guī)范學生
快樂——拍手
著急——跺腳
幸福——拍肩
四節(jié)奏游戲
學生跟老師一起做
1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
2我著急,我著急,,我就跺跺腳,。我就跺跺腳
3我幸福,我幸福,,我就拍拍肩,。我就拍拍肩
1看,大家一起拍拍手,。
2看,,大家一起跺跺腳。
3看,,大家一起拍拍肩,。
1老師唱學生聽
2學生跟老師一起唱
3學生自己找朋友互相拍手唱
4學生上臺表演
5學生集體跟琴有表情演唱
評比
學生隨音樂出教室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四
《劃船》:
教學目標:
1、學會《劃船》這首歌,,并大膽自信地演唱;
2、能用歌聲,、語言和肢體動作,,積極的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不同情景的感受,并從中享受到音樂的樂趣,。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劃船》和表演《隨著音樂動一動》,。
教學難點:
能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音樂游戲《隨著音樂動一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同學們,,你們喜歡去劃船嗎?今天我們就帶你們?nèi)ス珗@玩,,你們高興嗎?下面我們就和你們一起來比賽,每組都要參加看誰劃得快!
1,、樹林里的小鳥唱起了動聽的歌,,田野里的花兒開得又香又艷,到湖中去劃船一定美妙極了,,讓我們隨音樂出發(fā)吧!
2,、一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的朋友,你們要來模仿他們,。
3,、全體小朋友一起來表現(xiàn)。
4,、進行接力游戲,。
5、請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
6,、再來全體表現(xiàn)
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公園,,你們看湖面上有四只小船,你們來試一試我們首先來喊一下劃船令,,我來喊,,你們和。
1,、歌詞教學:
師:劃船呀劃船呀生:劃呀
2,、師生對答看那組回答得好。
3,、分組接力賽,,看誰接得好。
4,、學習第二段歌詞
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要劃到岸邊去,,我們看誰劃得快好嗎?
5、分組接力賽,,看誰接得好
6,、小朋友念得真好,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唱好嗎?下課!
第二課時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說要開展劃船比賽的,,下面我們就來開始吧,,我來喊你們來和好嗎?
二、歌詞接龍:
1,、第一段歌詞接龍,。
要求學生加上自己的動作。
2,、分小組接龍,。
3、(出示比賽圖)剛才我們才劃過了小橋,,下面我們還要劃到岸邊好嗎?
4,、第二段歌詞接龍。
5,、每組選出一個小組長上來帶領(lǐng)大家來比賽,。
三、歌曲學唱
1,、同學們,,剛才我們劃了船很高興,下面我們來慶祝一下好嗎?
2,、我們一起來唱好嗎?
3,、隨樂演唱兩遍。
4,、啟發(fā)學生加上自己的動作來表現(xiàn),。
5,、全體演唱兩遍。
6,、小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劃船比賽,你們能用自己的身體來造型和表現(xiàn)嗎?
7,、學生自己商量討論,。
8、上臺來表現(xiàn)自己的動作,。
9,、分小組比賽。
10,、表揚總結(jié),。
四、評價表揚,。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的劃船比賽很成功,下面我們要來評選的小船手,,學生提名表揚,,發(fā)獎品,下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比賽,,你們喜歡嗎?好我們下節(jié)課我們再見!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五
1、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2,、聆聽《擠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樹》
1,、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自編動作表演,。
2,、在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結(jié)合生活中的聲音聽辨,、感受,。
1.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由力度變化模仿馬蹄聲,,描繪一隊小騎兵由遠而近奔馳而來的形象,。
2.器樂曲《擠奶舞》
《擠奶舞》是采用一首歡快的蒙古族民歌寫成,樂曲描繪了孩子們學做小小擠奶員,,愉快地忙碌著擠奶的情景,。學生邊聽邊學擠奶舞。
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nèi)蒙古短調(diào)民歌,。這首旋律流傳已久,,填詞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著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jié)奏較為整齊,使得歌曲簡單,、易唱,,表現(xiàn)了小小年紀的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xiāng)深深的熱愛之情,。
4.歌曲《小松樹》
《小松樹》是一首動聽的內(nèi)蒙古民歌,,這首歌曲以贊美小松樹為題,從擬人的角度,,贊美小松樹“綠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樣”,,“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樹一樣茁壯成長,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喜愛小松樹挺拔,、頑強的品格,,勇敢地與風沙搏斗的精神。
本課的演唱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比較的簡單,,學生能很容易的掌握,,歌曲歡快,學生喜歡唱,,喜歡表演,。《小松樹》這首歌學生學習起來就有些困難了,,節(jié)奏,,音準學生都不容易掌握,這首歌不是很好聽,,學生的學習勁頭會不是很高的,,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三課時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2,、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引導學生聽辯出音樂力度的變化,,并能簡單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2,、聽唱法學習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過教師范唱,學生輕聲隨唱的過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shè)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錄音機,,投影。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音的高低練習: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聲音組合進行練習;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提示:樂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騎馬奔馳的音樂形象,。)
1)談談“草原、騎馬”等有關(guān)知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nèi)容,,提示學生小騎兵由遠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全曲節(jié)奏的特點是什么?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體會旋律的起伏與蒙古民歌的風格,。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1,、學唱歌曲《小松樹》
2、表演歌曲《小松樹》
3,、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組合
1,、聽唱法學唱歌曲《小松樹》,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
2,、用歡快的動作表演歌曲《小松樹》,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結(jié)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探索感知,、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
3、通過學習蒙古族人民的擠奶舞的動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習慣與音樂特點,。
錄音機,投影,。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結(jié)合蒙古族運動項目,,進行三聲部節(jié)奏練習,。
1.歌曲學習:聽歌曲錄音《小松樹》;
2.第二遍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第二遍可隨著輕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松樹》,,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6.舞蹈動作練習:擠奶舞動作組合:站,、蹲等,。
7.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擠奶舞》練習并表演
1,、組織聆聽《擠奶舞》的音樂及錄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2,、模仿擠奶舞的動作,,合著音樂跳一跳。
錄音機,,投影,。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1.欣賞樂曲《擠奶舞》
1)談談擠奶的有關(guān)知識,,組織學生觀看擠奶片斷;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時想象擠奶的場景,。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復習擠奶舞的基本動作,。(硬肩與笑肩,。)
3.跟著音樂跳一跳。
4.挑選跳得棒的小朋友上來領(lǐng)舞,。
5.四人一小組進行配合練習,。
6.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擠奶舞》。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六
1,、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湘版1年級音樂課本采用簡譜,,具有普及大眾化的使用特點。從內(nèi)容看具有兒童音樂短小,、簡明的特點,與兒童生活音樂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且突出了中國民族文化的藝術(shù)特點,。從音樂的要素方面看,教材立足于音樂起步,節(jié)拍以3/4,,4/4為主,,音符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節(jié)和二分音符組成的音樂,;調(diào)式以五聲音階,、六聲音階、七聲音階,;節(jié)奏來自于生活,,來自于語言……。音樂知識滲透在音樂作品中,,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音樂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的滲透在音樂藝術(shù)的審美體驗中”的新課程理念。從量上看,,每學期十五個教學內(nèi)容占學期教學的80%,,涉及感受與鑒賞的內(nèi)容有100%。另外20%,,教材提供了部分(選唱,,選聽)內(nèi)容,這給我們音樂老師提供了補充校本課程內(nèi)容的靈活時間,。我們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開展豐富的活動,突出課外藝術(shù)實踐,,完成教學任務,。
(2)教學目標
新課程確立的“三維目標”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始終,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fā)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音樂課程標準將音樂課程目標分為了三個學段,。其中1~2年即總體目標為:
a: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b:開發(fā)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c: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樂于參與其它表現(xiàn)和即興創(chuàng)造。
d:培養(yǎng)樂觀的態(tài)度和發(fā)展精神
(3)教學重,、難點
a:教學重點
以音樂為本,,從音響出發(fā),,以聽賞為主,引導學生感受音樂,、了解音樂,,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在學生對與過程中開發(fā)音樂感知力,,培養(yǎng)良好的聆聽,、感受、鑒賞音樂的習慣,。
b:教學難點
媒體為教學服務,。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對音樂要素的感受和對音樂作品的不同理解,,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和鑒賞,。
1年級這一學段學生具有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我們要善于利用兒童自然的嗓音和靈巧的形體,,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jié)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
(1)遵循聽覺藝術(shù)的感知規(guī)律,,突出音樂課的特點,。音樂是聽覺藝術(shù),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chǔ),,發(fā)展學生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行動,。
(2)注各領(lǐng)域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相互滲透,,在教學中將其融合成有機整體,,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3)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手段,,視聽結(jié)合,,聲像一體,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借助多媒體為教學服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是為了學,,教法的設(shè)計是為學法服務的。沒有學法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就無從談起,。因此,,學法的指導是重中之重,。在音樂感受與鑒賞領(lǐng)域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聆聽感受的習慣,,遵循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學生參與,通過聽賞,、律動,、唱游、創(chuàng)編等形式讓學生感知音樂,。
課例1(一年級上冊)第一課《耳朵的故事》
教學步驟
老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基本理念
聽一聽
借助教室里的物體如翻書,、動桌椅、關(guān)閉門窗等
學生聽辯
情感創(chuàng)設(shè)
談一談
放錄音自然界的聲音如:煉,、下雨,、打雷、雞叫,、狗叫,、貓叫
感受“強、弱,、長,、短、美等聲音的表演力”
引入主題
試一試
發(fā)給學生打擊樂器識字生探索償試
說什么聲音或干什么
探求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
編一編
用節(jié)奏說話編創(chuàng)故事
2,、嘗試用打擊樂器對話
注重實踐
唱一唱
聽錄音《兩只小耳朵》彈琴教,、問、答,、教學,、指導、引領(lǐng)
學生聽并隨錄音唱,、隨琴唱,、模仿跟唱……
突出音樂的要素學會聆聽鑒賞
動一動
唱游、律動
情感表現(xiàn)
小結(jié)
評價
1,、
2,、
3、
多元評價反思教學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七
教學目標:
1,、感受聲音的強弱,。
2、認識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學會基本演奏方法,,能積極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3,、學會《大鼓和小鼓》,,并能表現(xiàn)歌曲。
教學重點:
1,、學會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學會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學難點:
1,、歌曲不同樂句的力度處理。
2,、器樂的演奏,。
教學過程:
1、(多媒體課件出示森林之門)導入:
師:(伴隨著輕快,、活潑的音樂)今天,,我們來到森林進行探險,瞧,!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門,。它中間是大門,兩邊是小門,??茨膫€聰明的小朋友,能用兩種不同的聲音,,分別敲開這扇大門和小門,。
2、教師啟發(fā),,學生想象,,用強弱兩種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
師:看見大門怎么敲,?看見小門怎么敲,?
3、師小結(jié),,引出強,、弱。
師:這兩種敲門聲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聲音響、聲音大在音樂中稱為強,聲音輕,、聲音小在音樂中稱為弱,。
4、展開想象
師:生活中,、森林中有許多的聲音,,哪些聲音是強的?哪些聲音是弱的,?
5,、畫一畫,聲音的強弱,。
(1)學生繪畫圖形。
師:生活中有的聲音強,,有的聲音弱,,你能用圖形來表示嗎?(聲音強,,用大的圖案來表示,,聲音弱,用小的圖案來表示,。)
(2)(課件出示:□□,、〇〇、△△)
師:老師也畫了三組,,你們看都對嗎,?哪里有錯?應該怎樣,?
1,、導入:
師:剛才小朋友回答得真棒???!森林之門終于打開了。瞧,!動物們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呢,。(多媒體課件出示:有各種動物的森林圖)
師:看!它們是怎樣歡迎我們的,?(多媒體課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師: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怎么樣?有什么不同,?(聽一聽鼓聲)
2,、學歌詞和演奏大小鼓。
(1)師:它們不僅敲鑼打鼓歡迎我們,,還唱著歌呢,!我們聽(播放歌曲)
(2)聽后,,師問: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們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課件出示咚咚,、噠噠噠。)學生模仿,。
(3)引出歌詞,,指導學生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
師:小朋友們,,通過剛才讀兒歌,,你們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樣演奏的嗎?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詞中:擂和敲,。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敲敲大鼓和小鼓,。
課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圖片,,學生模仿,指名上臺演奏,。
師:大鼓的聲音強,,小鼓的聲音弱,那我們也用相應的力度再來讀一讀這首兒歌,。
(4)尋找音源,,進行創(chuàng)編:
師:看看你的身邊有什么物體可以模仿大鼓或小鼓的聲音。
(如:讓我們用自己的椅子來當作樂器,,把大鼓和小鼓的節(jié)奏敲一敲,。引導學生用椅子拍出強弱不同的鼓聲。又如:身體律動,,咚跺腳,,噠拍腿)
3、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學生在鼓聲處伴奏,。
4、學唱歌曲:
師:你們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樣,,邊敲鼓邊演唱嗎?
(1)指導學生隨琴跟唱,。
(2)指導學生唱出歌曲的力度變化,。
師問: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強?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噠哼唱,。
(3)指導學生唱出力點,,聲音有彈性,不能太連,。
(4)隨伴奏輕聲演唱,。
(5)加入大鼓和小鼓,或用身邊的音源,,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
1,、師:這首歌加入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覺得怎么樣,?(引導學生說歌曲情緒)
你平時還在什么場合或者什么音樂中聽到過鼓的聲音,?(引導學生結(jié)合氣氛和情緒說)
2,、小結(jié):不知不覺,,快要天黑了,,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回家了,。它們要跟小朋友們再見了,。讓我們在音樂中結(jié)束今天的課,。
課件:播放《春節(jié)序曲》片段,,《喜洋洋》片段。
學生自創(chuàng)節(jié)奏來伴奏,,隨音樂邊演奏邊出教室,。
教學評價:
1.能認識一種以上的樂器并說出它的名稱。
2.會敲擊一種打擊樂器,。
3.會唱《布娃娃彈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一年級音樂教案 | 一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八
教學目標
教學內(nèi)容
第一項內(nèi)容:插旗子
1、教師可指導學生自己觀察幾面旗子上寫的歌(樂)曲的名稱,,回憶并試著唱出歌(樂)曲的片斷或主題,。
2、聽教師播放歌(樂)曲,,學生在自己課本的小旗子上寫出順序或涂上顏色,。注意學生所涂的顏色要與帶有曲名的旗子相一致。
3,、教師出示答案,,學生互相查對,給予成績評定,。
第二項內(nèi)容:拾貝殼
1,、教師先讓學生分小組編創(chuàng)節(jié)奏,并要求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有結(jié)束感。
2,、學生自由練習,。
3、每個學生都自編一條節(jié)奏,,力爭與其他人不同,,采用一人編創(chuàng),小組同學齊模仿的形式進行,。
4,、小組評定每個人編創(chuàng)的節(jié)奏,找出優(yōu)點與不足,。
第三項內(nèi)容:放風箏
1,、教師可帶領(lǐng)學生復習風箏上的七首歌曲,方式也可以有學生建議,。
2,、分小組開展背唱歌曲的活動,每人選擇兩首歌,,背唱給小組同學聽,,由小組同學評定。評定可分:完整,、比較完整,、不完整三個等級。
第四項內(nèi)容:選一選,、打一打
1,、分小組進行。先分別唱一唱三首歌,。
2,、討論用哪幾件樂器為其中一首歌曲伴奏。用什么樣的伴奏型比較合適,?可以按同學選定的方式試一試,,確定一組伴奏方式,由小組同學選唱其中一首歌曲,,兩三名同學伴奏,。
3、以小組的方式集體參加測試,,看哪一組,,演唱與伴奏協(xié)調(diào)一致,效果好,。通過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協(xié)作精神,。
教學建議
一,、本課可用兩課時完成。
二,、教師可事先選擇安排錄音順序,,進行第一項內(nèi)容的測試。
三,、教師改變學習方式和測試方式,,可采用多方評價的方式開展,生評生,、生評師,、師評生使教學活動充滿生氣,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材分析本學期單元測試可安排兩課時完成,。測試共有四項內(nèi)容。均以趣味化的游戲方式呈現(xiàn),。旨在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第一項內(nèi)容:插旗子是一個聽辨歌(樂)曲的練習。山谷里有若干面彩色小旗,,旗面上分別寫著《小燕子》,、《牧童到哪里去了》、《鐵匠波爾卡》,、《杜鵑圓舞曲》,、《鴨子拌嘴》、《大象》,、《大海搖籃》、《快樂的啰嗦》,、《我的小雞》等本學期聆聽過的歌(樂)曲名稱,。聽老師播放音樂,選擇旗子按順序“插”到山頭上去,。
第二項內(nèi)容:拾貝殼是一個節(jié)奏聽辨,、編創(chuàng)練習。沙灘上有幾種貝殼,,貝殼上面分別有×-,、×、×等節(jié)奏,。聽教師或同學拍擊節(jié)奏,,分別選擇貝殼排列起來。
第三項內(nèi)容:放風箏放風箏的同學每人唱了一首歌,,請你從中選擇一首,,并完整,、準確地唱出來,并指明演唱此歌的放風箏同學,,如果指證有誤,,就再為大家演唱一首歌。
第四項內(nèi)容:選一選,,打一打在課本上出現(xiàn)了三首歌曲的小圖,,有《布谷》、《小雨沙沙》,、《草原就是我的家》,,請同學們自選一首歌曲,分小組討論,,自選花叢中的打擊樂器邊唱邊為歌曲伴奏,。
這四項測試內(nèi)容以夏令營的形式出現(xiàn)。旨在寓基礎(chǔ)知識和基本技能于趣味性游戲之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突出背唱、背奏歌曲及樂曲主題的能力,,教師在進行測試時,,可采用小組方式開展學生之間的互評,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業(yè)測試,,使同學之間獲得更多的交流,。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九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體驗,、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引導學生用歌聲表現(xiàn)不同情緒的歌曲。認識換氣記號,,并能在歌曲中正確運用,。
2、初步認識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賞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擴大音樂視野,。
3、學習運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國地域文化,,擴大音樂視野。
教材分析:
1,、《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這是一首一段體結(jié)構(gòu)的西班牙兒歌,,2/4拍,ъe大調(diào)式,。歌曲的音域不寬,,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連續(xù)重復和級進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進的手法貫穿全曲,使曲調(diào)新穎,,別有特色,。
2、《云雀》這是一首流傳于羅馬尼亞的民間樂曲,。樂曲歡快活潑,,由小提琴演奏。通過聽賞樂曲,,感受羅馬尼亞音樂風格,,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認識小提琴并了解它華麗優(yōu)美極富表現(xiàn)力的音色。
3,、《四小天鵝舞曲》芭蕾舞劇《天鵝湖》是俄羅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寫成的,。《四小天鵝舞曲》就是芭蕾舞劇《天鵝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長,,f小調(diào),4/4拍,,快板,。開始由大管奏出由連續(xù)的八分音符組成的、活潑跳躍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這是一首流傳于四川地區(qū)的民歌。歌曲2/4拍,,徵調(diào)式,,由上下樂句構(gòu)成。旋律詼諧,、活潑,,表現(xiàn)了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觀察到螃蟹和發(fā)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鵑圓舞曲》這是挪威作曲家約納森所作的一首管弦樂曲,該曲在曲調(diào)和節(jié)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間舞曲的風格,。
6,、《動物聯(lián)歡會》大型綜合性活動《動物聯(lián)歡會》是這個單元的一個綜合練習,從教科書的呈現(xiàn)方式上看,,出現(xiàn)了以往學習過的一些歌曲和樂曲的圖片,,教師可引導學生觀看課本上的插圖,回憶曲名并復習演唱,。
教學重點:復習所有學習演唱和聆聽過的歌曲和樂曲,。
教學難點: 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素材,,在音樂活動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學時間:五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歌表演《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2,、為歌曲《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伴奏,。
教學目標:運用聽唱法,學習歌曲《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利用分段聽賞模擬動物的叫聲記憶歌詞,,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學生選擇課堂常用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1,、教師在課前將黑板布置成一個美麗的村莊。
2,、學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問:歌曲中出現(xiàn)哪些可愛的小動物
(小狗,、大馬、小鴨,、小豬,、小雞、小牛,、小驢、小羊)
(2)再聽歌曲前兩段并提問:小動物是怎么叫的?誰能模仿它們的叫聲?
學生回答出一種動物,,教師將這種動物的畫片貼在黑板上,。
小狗叫: ou-
小驢叫: a a 小羊叫: mie -
(7)再播放歌曲后兩段:將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在歌曲規(guī)定的地方模仿這種動物的叫聲,。
(8)再播放歌曲后兩段:你能模仿這幾種動物的叫聲嗎?
(分別找四個學生帶上相應的頭飾模仿動物的叫聲)
(9)跟錄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個同學分別模仿四種動物的叫聲,。
(10)完整演唱歌曲:分別由八個同學模仿八種動物的叫聲。
(11) 認識喚氣記號:
3,、歌表演:
(1)這首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2)分組討論用什么樣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
(3)分組匯報并表演,,其他小組為他們的表演打分,評選出最佳小組,。
4,、選用課堂常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分組討論選用什么樂器?在樂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組匯報。
5,、總結(jié)下課。
隨筆:學生能夠運用聽賞模擬動物的叫聲來記憶歌詞,,能創(chuàng)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云雀》。
2,、欣賞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云雀》,,體驗樂曲帶給人們歡快的情緒,,認識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過欣賞《四小天鵝舞曲》,,記憶樂曲的旋律主題,,并了解一種藝術(shù)形式芭蕾舞。
教學過程:
1,、欣賞樂曲《云雀》,。
(1)初聽樂曲:你聽到了什么?(鳥叫)
(2)介紹曲名:羅馬尼亞樂曲《云雀》。
(3)再聽樂曲: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再聽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5)介紹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圖片及演奏方式圖,,聆聽小提琴優(yōu)美華麗的音色,。
(6)完整聆聽樂曲,體驗樂曲歡快的情緒,。
2,、欣賞《四小天鵝舞曲》:
(1)欣賞動畫片《天鵝湖》的片段,簡單介紹故事情節(jié),,引出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2)初聽樂曲: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3)記憶主題:教師在鋼琴上彈奏,學生哼唱記憶,。
(4)再聽樂曲:樂曲主題反復出現(xiàn)幾次?
(5)觀看芭蕾舞劇《天鵝湖》片段:四小天鵝舞,。
(6)教師鋼琴演奏《四小天鵝舞曲》。
3,、活動:聽樂曲填序號,。
(1)將聽賞過的樂曲的圖標貼在黑板上。
(2)教師播放樂曲的片段(主題),,全體學生選擇樂曲圖標,,并說出曲名,。
順序:《口哨與小狗》,、《云雀》,、《大象》、《蔭中鳥》,、《四小天鵝舞曲》,、《快樂的小熊貓》、《獅王進行曲》,。
(3)教師播放樂曲的主題,,學生在書上填寫序號。
順序:①《大象》 ②《口哨與小狗》 ③《蔭中鳥》 ④《四小天鵝舞曲》
⑤《獅王進行曲》 ⑥《云雀》
(4)教師將此次練習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將評價記錄在音樂網(wǎng)頁中,。
4、總結(jié)下課,。
隨筆:欣賞音樂,,體驗樂曲個人們帶來的歡快情緒;認識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了解芭蕾舞,。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歌曲《螃蟹歌》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歌曲《螃蟹歌》,,體驗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學習運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體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將歌曲內(nèi)容擴展進行歌表演。
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動物?它的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螃蟹,,它有一對大夾子)
2、初聽歌曲:歌曲的情緒怎樣?和我們以往學習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紹歌曲: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運用了四川方言。
4,、聽唱法學唱歌曲第一段:哥:guo,、只:zi、腳:jiuo,、個:guo,、殼:kuo、河:huo,。
5,、學唱歌曲第二、三段歌詞,。
6,、分組討論如何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7、匯報創(chuàng)編結(jié)果,。
8,、總結(jié)
隨筆:學習本歌曲,體會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體驗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樂曲《杜鵑圓舞曲》
教學目標:通過對音樂的欣賞,記憶樂曲的第一主題,,并能區(qū)分出樂曲的其他段落,,理解樂曲的情緒,能夠隨著音樂律動,,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選用打擊樂器為樂曲第一主題伴奏,。
教學過程:
1、初聽樂曲:描寫的是什么動物?
2,、聽賞樂曲的第一主題:
(1)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學生用拍手,、拍腿等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樂曲。
(3)隨音樂哼唱,、記憶主題旋律,。
(4)為第一主題起名:快樂的舞蹈、舞蹈的小鳥,、自由的森林等等,。
(5)介紹曲名:《杜鵑圓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約納森創(chuàng)作的,。剛才我們聽到的是樂曲的第一部分,。
(6)出示譜例:小組討論,選擇哪種樂器演奏哪行伴奏譜?為什么?
(7)選用合適的打擊樂器為樂曲的第一主題伴奏,。
3,、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
(1)初聽第二部分:這一段旋律和第一段比較有什么不同?
(2)為第二主題起名:唱歌的杜鵑、舞蹈的小鳥,、快樂的小鳥等,。
4、欣賞樂曲第三部分:
(1)初聽樂曲的第三部分:它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2)為第三主題起名:舞蹈的大樹,、快樂的大象,、奔騰的大河等等。
5,、欣賞樂曲的第四部分:它和前面的哪一段相同?
6,、完整欣賞全曲。
7,、介紹圓舞曲:一種流行于歐洲的三拍子的民間舞曲,。
8、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三步舞的基本舞步:左右左,,右左右,。
9、在《杜鵑圓舞曲》第一主題的伴奏下,,跳個圓舞曲。
隨筆:能夠隨樂曲律動,,掌握三拍子的舞步,,運用打擊樂為樂曲伴奏。
第五課時
教學內(nèi)容:活動《動物聯(lián)歡會》
教學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復習四冊書中有關(guān)描寫動物的音樂作品,,學生在唱歌、表演,、舞蹈,、聆聽中復習所學習過的內(nèi)容,這也是本課活動設(shè)計的目的,。
教學過程:
1,、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動物新村去看一看,,大家愿意嗎?
播放歌曲《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有誰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大家一起唱一唱,。
2、動物新村里住著許多的動物,,今天,,我們用擂臺賽形式比一比、賽一賽,,看誰能演唱或說出曲名,,為小隊爭得一面紅旗。
3,、學生復習有關(guān)動物的歌曲:
(1)復習歌曲《詠鵝》:說出歌名,。
(2)復習歌曲《兩只小象》:說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3)復習歌曲《小毛驢爬山坡》:說出歌名,,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復習歌曲《保護小羊》:說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5)復習歌曲《數(shù)蛤蟆》:說出歌名。
(6)復習歌曲《小螞蟻》:說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7)復習歌曲《大鹿》:說出歌名,并作歌表演。
(8)復習歌曲《小動物唱歌》:說出曲名,。
4,、冠軍賽:聆聽音樂主題,猜曲名,。
要求:將學生分成四個小隊進行比賽,,老師播放樂曲,說開始后,,舉手說曲名,。答對的小隊獲得一面紅旗,最后累計最多的小隊獲得冠軍,。
(1)《蔭中鳥》
(2)《大象》
(3)《快樂的小熊貓》
(4)《鴨子拌嘴》
(5)《四小天鵝舞曲》
(6)《云雀》
(7)《口哨與小狗》
(8)《獅王進行曲》
5,、總結(jié):評選出冠軍小隊。全體學生在《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的伴奏下跳舞,。
隨筆:學生運用歌唱,、表演、舞蹈,、聆聽等復習所學過的內(nèi)容,。
小學音樂教案一年級下冊篇十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讀懂句子所含意思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對揚科的悲劇命運產(chǎn)生深切的同情。感受在剝削制度下,,窮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不可能擺脫悲慘的命運。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難點:體會在剝削制度下窮人孩子的悲慘命運
教學過程: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揚科是個怎樣的孩子,?(窮苦、喜愛音樂,、有音樂天賦)
2,、揚科非常熱愛音樂,極有音樂天賦,。在現(xiàn)在的社會他肯定能成為一個著名的音樂家,??墒牵诋敃r,,能嗎,?他為了看一看、摸一摸自己心愛的小提琴,,僅僅是摸一摸,,卻被毒打致死!天下竟有如此悲慘的事情嗎,?可是,,這件事卻確確實實地發(fā)生了。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一部分內(nèi)容,。
請你有感情地讀一讀接下來的917自然段,哪一段給你的感受最深,,就多讀幾次,,讀出你的感受。小組同學合作讀,。
1,、第9自然段。
(1)讀,,說感受,。
(2)揚科對小提琴的喜愛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來?怎么讀,?
2,、第10、11自然段,。
(1)范讀10-11自然段,。(配合錄像)
(2)說說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怕他怕,他不敢動,??謶?、非常小心,、闖進了籠子的小動物,、靜、月光偏偏照在他身上,。)
他在想些什么,?怎么讀出怕的語氣,?
( 愛眼巴巴地、很久很久,、無法抗拒,、推、跪,、抬,、望)
(3)他在想些什么?怎么讀,? 指導體會害怕挨打又極度渴望摸摸小提琴的矛盾的心情,。感情朗讀。
[板: 無法抗拒
怕愛 ]
(4)自由練讀,,指名讀,。
(5)看這一部分錄像給錄像配音。
3,、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2)看錄像,。(揚科被打)
(3)本段中表示聲音的詞語有哪些,,請你圈出來。
反饋,。這么多的聲音說明當時的情景怎樣,?揚科當時會怎樣?
(4)這一段應該怎么讀,?
①練讀
②分工合作讀
( 請一生,、小組、全班同學合作朗讀相適宜的部分)
4,、第13,、14自然段
(1)讀第13自然段。說說感受,。
(管家冷酷無情,,揚科很可憐。)
從哪里可以看出,?(看,、算了)
(2)感情朗讀。
(3)揚科怎么樣了,?讀第14自然段,。說說感受,以及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出的,。有感情地朗讀,。
5,、第15、16,、17自然段,。
(1)師讀,生看錄像說說感受,。
(2)揚科快要死了,,為什么還要寫這么美、這么快樂的音樂呢,?(表現(xiàn)揚科對音樂的愛,,以樂寫悲,對生活和音樂的留戀,。美好的愿望卻不能實現(xiàn),,不忍揚科就這樣死去。)
(3)第17自然段
①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可憐,、可悲睜著眼睛,,眼珠子不再轉(zhuǎn)動了,。白樺樹止不住地號叫。)
②作者為什么不直接說他死了,,而是說他眼珠子不再轉(zhuǎn)動了,?
怎么讀?
③白樺樹嘩嘩地,,在揚科頭上止不住地號叫,。白樺樹在號叫著什么?這句話應該讀出什么語氣,?
④配樂讀1517自然段,。
1、同學們 ,,揚科有罪嗎,?他根本沒有罪,看一看,,摸一摸心愛的小提琴何罪之有,?這么一個極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就這樣因為這樣一件小小的事情竟被毒打致死,,,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揚科或者是地主,、管家說些什么話?
2,、反饋交流,。
3、總結(jié):在黑暗的舊社會,,窮苦的孩子連生存的權(quán)利都沒有,,別說發(fā)展自己的愛好與特長了,這根本是無法實現(xiàn)的,。希望同學們能珍惜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