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一
“1000以內數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第四冊《萬以內數的認識》的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生學習過10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之上,數的延伸和擴展,。因為1000和10000都是比較大的數,,在學生的認識還很有限的基礎上,如何讓學生盡快地建立起大數的概念和意識,,在這里顯得格外重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親自操作數數,,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1000以內數的數數過程。
2,、在鞏固“個”“十”“百”等計數數位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認識計數單位“千”,感受大數的意義,。
3,、準確認讀寫千以內的數。
過程方法:
1,、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操作,、驗證等數學活動過程,,結合現實材料感受大數的意義,逐漸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情感與態(tài)度:
1,、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猜測意識和估計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2,、進一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成功與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數1000以內的數,,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既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
在本課設計中,,我主要采用實踐探究法、問題情境法,。本課要在10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設計教學,,努力促進學生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通過一根一根的數,,十根十根的數,明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一百,,為學習一千做好了鋪墊。在實踐探究過程中,,學生在因猜測,、產生問題的基礎上展開質疑、探索,。通過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一步一步解決問題。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老師給學生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交流、質疑,、互動,,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讓學生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成功體驗,。
1,、學情分析
在現有基礎方面:學生通過以前的學習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部分學生對1000以內的數也有所熟悉,。
在學習動力方面:二年級學生處于智力開發(fā)的初級階段,自覺性很差,,動力明顯不足,,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學習能力方面:二年級的學生學習時間不長,,他們思考、觀察,、表達,、練習、概括的能力尚未形成,,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培養(yǎng),。
2、學法指導
教師的任務不僅要使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學生會學,。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學生應掌握以下學習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學會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規(guī)律,;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學會分析,、綜合,、整理。
關于本課的教學過程,,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數數練習,明確一百以內數的順序,,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進一步鞏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一百,。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每個小組準備100~120根不等的小棒,,先讓學生估一估,,在合作數一數本小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數完之后,,引導學生看一看如何擺一擺,、捆一捆讓大家一眼就看出小組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數位的探究,。
三,、實踐操作,質疑突破:
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實踐操作,,明確十個十是一百,,學生在動手數數,通過擺放數位盒,,一次又一次經歷滿十進一的數數過程,,初步理解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系,而且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建立了“個”“十”“百”“千”等計數單位,,在數數的過程中,,自然安排寫數,讀數以及數的組成,,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貼近生活,,應用新知: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燈片展示校園生活中的數據,,如“本班捐款352元,全校共有825名男生等數學信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品嘗求知過程的愉悅同時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萬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我認為成功之處有:
一,、操作比較,,建立數感
數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數的建立,,由于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有一定的距離,,建立它的表象就尤為困難,。我設計讓學生從一根一根的數,明確一個十是多少,,再十根十根的數,,明確十個十是多少,再一百一百的數,,十個一百是多少,,學生在經歷一根、十根,、百根,、千根的實踐過程中,建立了大數1000的數感,。
二,、質疑探究,建立數位
在老師出示不同的數位盒時提出問題:“怎樣擺讓大家一看就知道一共有多
少根小棒,?”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數位順序的思考,學生在反復比較,、試驗中思辯,,鞏固“個、十,、百位”,在滿“十個百”進“一千”的時候,,建立了“千”的數位,,整個過程水到渠成。
三,、自主探究,,探索規(guī)律
學生在經歷數數的過程中,學生發(fā)現問題:“個位滿十,,應該怎么辦,?在十
位滿十應該怎么辦?百位滿十應該怎么辦,?“這樣一步一步的探究,,自然發(fā)現并理解了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四,、聯系生活,,感悟數學
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圖片上的數據,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激發(fā)學
生興趣,,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悟數學的魅力以及數學的作用。
在整個課的教學中我最大的失敗,,便是操之過急,。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沒有給孩子太多展示和感悟的時間,因為自己準備欠充分,,首先學具皮筋沒有分好,,計數器半天沒有借到,加之整個八天的身心疲勞,,心浮氣躁的我也顯露無疑,,盡管我在上課之前千萬遍告誡自己,但臨場的慌亂是最不自信的我有力證明,。
在有些環(huán)節(jié)組織處理上有些問題:
一,、教案中預設的地方,因為匆忙而忘記了,。
1,、在學生指出小棒怎樣放到三個盒子里之后,學生學著他這樣擺一擺,,捆一捆,,再寫一寫,說一說數得組成,,在教學506時,,老師也是安排學生上臺板演,再多指幾個同學說,,而我也是自己代勞寫了,。
2、在教學1000這個數時,,應該讓學生動手寫,,小組撥一撥計數器,再說一說1000中每個0的含義,。這點我也忘了,。
二、在教案的預設中,,我沒有做到備全體學生,。
因為在小組合作之前,我沒有進行任何指導,,所以在小組數數的時候,,有一個小組50根一捆被我馬上否定了,因為我當時只是想到小組每個人都動手,,你一個人拿一大捆,,別人拿什么東西數,,我根本沒有考慮50根50根的數也很好,20根20根數也挺好呀,,這是孩子們在平時數數的方法,。因為我在教案中預設的便是每個孩子數十根多一點。
三課堂評價語言不豐富,,不精煉,。
整堂課因為心裝教學任務,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就沒有注意語言的`提煉,,
其實這是我最應該克服的。
大家提出給每個數位盒標上數位這個建議,,我認為很好,,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不贊成一開始就標上數位,要出現也應該在千位那個盒子出現之后,,學生在數數過程中經歷不同的盒子表示不同的數位,,而且這個數位是有順序的,這是孩子親身經歷探索的過程,,學生自然發(fā)現老師別有用心的盒子其實就是數位順序,,他所體驗的成功與快樂是老師教給他知識所不及的,如果馬上標上數位與計數器也沒有任何差別,。所以我堅持自己的觀點,。雖然失敗,但是我的收獲許多,。因為不上賽講課,,我不會感受這么深!盡管上課很辛苦,,但還是很值得。
小學數學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二
今天我說教材的內容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下面我將從課程要求,、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教學策略四個方面來說說本單元教材的內容,。
《萬以內數的認識》屬于數與代數板塊的內容,是有關數概念的教學,,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重要數學知識,。這一單元包括千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估計和整百整千數的加減五個信息窗。千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數的認識兩個信息窗理解意義,、數數,、讀數、寫數,、組成,、數位五個內容。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這一信息窗學會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的方法。估計這一信息窗理解估一部分推想全體這種估計方法,。整百整千數的加減這一信息窗分為整百整千數加減和幾千幾百加減幾百兩個內容,。
小學階段,對整數的認識,,分為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萬以內數的認識,,大數的認識四個階段,,本單元是第三個階段?!度f以內數的認識》經過學生前面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學段的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建立了初步的數感,理解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的十進制關系,,掌握了簡單的讀寫技能,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傊瑢档恼J識,,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和理性認識,。這一單元就是學生認數范圍的一次擴展。它不僅是學習萬以內數計算的基礎,,也是以后認識萬以上數的基礎,,對學生的數感,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能結合具體情景認識計數單位百,、千,、萬,并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和順序,,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讀、寫萬以內的數,,能夠用語言和符號來描述大小,,認識近似數、估計,,正確口算
2,、能力目標
運用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簡單現象,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在進行估計的過程中,,發(fā)展數感。
3,、情感目標
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在他人幫助下,,能嘗試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計數單位千、萬的認識
2,、數位的意義和順序3,、萬以內數的讀寫
4、數的組成
難點:1.數數過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時拐彎處的數如何數。
2.體會數位意義以及相鄰數位之間的十進關系,。
3.如何讀寫中間,、末尾有0的數。
各知識點的教學策略:
1,、千以內數的認識和萬以內數的認識。
首先,,結合學生的做操情景,,來估計一下有多少人,然后再去數一數,,算一算引入“千”這一計算單位,,然后引導學生來這樣“一個一個的數”,, “十個十個的數”, “百個百個的數”,, “千個千個的數”的數學活動,,知道10個一是一百,10個百是一千,,10個千是一萬,,體會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并通過現實情境估計二年級學生人數,、全校學生人數和“多少本書有一千張紙” “多少本書有一萬張紙”的活動來進一步感受大數千,、萬。
在理解數位的意義時,,由于生活中很難找合適的實物來代替,,所以根據學生已有的對計數單位和數位的知識,充分借助計數器理解百位,、千位,、萬位等數位的意義
在數數時,對學生來說,,拐彎處的數數,,是一個難點,如: 989數下一個時,,學生直接數1000,,這時我先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體會相鄰計數單位的十進制的關系,,認識到下一個應該是990.并再通過舉類似的例子(如:489數下一個,,679數下一個等)進一步體會相鄰計數單位的十進制的關系。同時板書時,,我把989和990后兩位畫出來,,讓學生體會到989下一個是990,就是和89下一個是90是一樣,。
在讀數和寫數時,,讀寫中間或末尾有0的的數是一個難點,如讀20xx時,,出現兩千零三和兩千零零三兩種讀法,,這是通過學生交流,學生知道讀兩個零重復了,,讀兩千零三就可以,。在寫一千零八時,有寫成108的,,通過學生交流,,并借助計數器來撥撥,,認識到“1”在千位上,“8”在個位上,,理解0占位的必要性,。
在數的組成這里,與讀數和寫數來結合的,,同時結合借助計數器和數位順序表來體會數位上數的意義,。
練習題中涉及到的數的規(guī)律,實際是對數數和數位意義知識的延伸,,對學生來說存在難度,,在這里借助學生對100以內的數5個5個的數,10個10個的數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先讓學生說說方法,,然后再解決問題。
2,、比較數的大小,、求近似數的方法
引導學生比較的方法多樣化,只要能比較出來就可以,。引導學生研究,,總結出下面幾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數位來比較,數位不同時,,數位多的數大(例如:1008和987,,1008是四位數,987是三位數,,所以1008大于987)
數位相同時從高位比起,。(例如:968和980,都是三位數,,但是980的十位是8,968的十位是6 ,,8大于6 ,所以980大于968)
方法二:借助一個標準來比較,。(例如:1008和987 ,。1008大于1000,987小于1000,所以1008大于987)
方法三:滲透近似數來比較(不易要求過高,,重點培養(yǎng)學生數感)(例如895和806,,通過學生想895和806離得哪個整百數近,得到895的近似數是900,806的近似數是800,900大于800,,所以895大于806)……
3,、估計估算
先讓學生獨立的估計,再組織交流估計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計,,對結果同樣不要求精確、統一,。在估算過程中引導學生按一定的策略進行估計,,避免毫無根據的估計。通過情境圖,,估計有多少人在做操,?先輸出20個人來,然后圈一圈,,再看看總人數中有幾個這么多,,這樣就可以估計出總人數。
同時增加一些身邊的素材,,估計一下一張書頁的字數,、二年級學生的人數、全校的人數了……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
4,、整百整千數的加減
先復習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增加遷移效果,。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口算方法。同時特別關注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的方法,,為學習整千數加減整百數的口算作鋪墊,。在學生理解為什么要把120看成12個十時,可以借助計數器或者小棒很直觀的幫助學生理解,。
我想:無論是數的認識的教學,,還是其他知識的教學,只要從實施素質教育這個大處著眼,,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這些小處著手,,課堂教學效率必定會提高,!
小學數學萬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篇三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魯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中萬以內的認識信息窗2。下面我就具體來說說本課教材的內容,。
萬以內數的認識包括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近似數以及整百,、整千數的加減法,。本節(jié)課內容主要是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數的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這里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在這一階段,,學生將認識更大的自然數,。它不僅是大數的計算的基礎,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必須讓學生切實學好,。
根據教材內容,我制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進一步理解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制關系。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中間,、末尾沒有零),,知道數的組成,掌握數位順序表,。
2,、通過具體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到萬以內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了解大數的價值。
3,、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會數萬以內的數,,掌握數位順序表,。
課前調查有關南京長江大橋的信息、課件,、計數器,,練習紙即一張空的數位順序表格,。
基于本課的具體特點,我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引導探究,、從已知到未知的方法。
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認識數,。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許多萬以內數的知識,,這是學習本課內容的重要資源和必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數學活動自主參與法,。
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為學生組織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如數一數、撥一撥,、猜一猜,、寫一寫、比一比,、說一說等,,使學生通過大量的感性認識形成數的表象,進一步體會數的意義,。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和緊張有趣的活動中,,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3,、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數感。
學生數感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用較長時間逐步培養(yǎng),。教師要重視學生數感的形成與發(fā)展,引導學生觀察,、探究,、發(fā)現,、表述、應用的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能力,,逐漸形成良好的數感。
(一)復習舊知,。[設計意圖] [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安排了這個環(huán)節(jié),。]
1,、觀察規(guī)律,再接著往后數5個,。
27,、37、47,、57,、xxxxxxxxxx
110 、210,、310,、410、xxxxxxxxxx
2,、讀出下面的數,。
375 20xx 3693
誰能說說讀數時要從哪位讀起?怎樣讀,?
3,、想一想,999是幾位數,?再添1是多少,?它是幾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準備練習復習舊知,,為學生遷移性的學習新知做好準備,。當然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放在課前做為一個預備練習。
(二)講授新課
1,、匯報調查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結果,,并揭題。
強調調查到的數學信息,,學生匯報調查的數據,,教師板書,說到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橋和鐵路橋的長度時,,教師課件出示,,并請生認讀,。那如果一千一千再往上數,更大的數又該怎么讀呢,?——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萬以內的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調查,、匯報,,引入到今天學習的內容的同時,又讓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還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一舉多得。
2,、教學第一個紅點,。分三步走
(1)教師撥出2356,請學生認出讀,。
根據學生認讀板書:讀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寫出這個數,?請一名學生板書,。(寫作:2356。)
(2)師:這個數是由xx個千,,xx個百,,xx個十和xx個一組成的。
(3)有關這個數你還知道什么,?
(多請幾名學生說,,學生可能說出它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
[設計意圖]整個過程通過學生自主探究來掌握數位的順序,,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教學第二個紅點
(1)觀察立方體,。
數一數:一個大立方體中有多少個小立方體?
(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數的,。)
(2)一個大立方體中有1000個小立方體,,這兒有10個大立方體,共有多少個立方體呢,?
根據學生所說,,師生共同數一數。(一千一千地數,。)
(3)小結并板書,。
一千一千地數,,10個一千是一萬,。
“萬”也是一個計數單位,,它和千是相鄰的計數單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萬位在左起第五位,。[教師說過一遍學生不可能就掌握了,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強化,,這里還安排了2個活動]
①請學生指出計數器上的千位,、萬位。
②計數器上撥一千,,數一千,,直到撥10個一千,學生數一萬,。
4,、課堂練習。[將兩個例題的內容整合]
(1)課本第11頁的“自主練習”第1題,。
數數
(2)讀數,。
①從994-1000;
②從9995-10000,。(又是一個數學活動,,這里男、女生分組數數,,每組數一題,。)
(3)寫數
5、數位順序表,。
(1)說一說到目前為止,,你已學過哪些計數單位?哪些數位,?
(2)你通從左往左分別說出它們的順序嗎,?
(3)教師拿出數位順序表格問:有誰會填出這張表?
(教師請一名學生填寫,,其他學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記這個表格。(同桌互說,。)
[設計意圖]到這里,,整個教學過程就結束了,通過活動學習,,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的能力。
(三)綜合練習,,
同桌互相撥數,、認讀,并將認讀的數寫在本子上,。[這個即是一個練習,,又是一個游戲,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
(四)課堂小結
在玩過之后說一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設計意圖]試著讓學生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小結過后有時間再安排個欣賞,,是有關對南京長江大橋的認識,。
出示后,再讓生補充信息,,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的勞動成果,。
最后說說板書設計:板書設計很簡單,就只有個課題,,一千一千的數,,數10次是10000,計數單位“萬”,,及數位順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