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一
1,、認知目標:理解應用題的結構,,并會分析,、解答簡單的兩步應用題,;
2、能力目標: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意目標: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兩步應用題結構的把握以及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
二,、游戲激趣、明白結構,。那么,,讓我們來做個游戲,你們看老師手中有很多花,,現(xiàn)在給第一個學生2朵,,給第二個學生3朵,你能說出老師手中花的朵數(shù)嗎,?如果老師說,,比第一個學生多8朵呢,?或說,,是兩學生的花的總數(shù)呢?你能說出來嗎,?師生共同領會:一道完整的應用題要有:條件,、問題和數(shù)量關系。
三,、師生互動,、學習新知。國慶節(jié)就要到了,,我們來做些花布置教室吧!出示黃花25朵,,紫花18朵,請學生提出想要知道的問題,,并解答,。如果添上“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做了多少朵紅花,?”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討論:這一題中知道些什么,,求的是什么;用你們小組最喜歡的方式把題意表示出來,。[手勢,、圖形,、線段],;請你們互相說一說,題中哪句話最能表示出問題和條件的聯(lián)系,;學生嘗試解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
四,、嘗試創(chuàng)造,、加深理解。小組協(xié)作,、師生合作,,改變題中的第三個條件即“做的紅花比黃花和紫花的總數(shù)少3朵”你們能編出怎樣的應用題,請試試看,;學生匯報創(chuàng)造的成果,。
五、鞏固練習,、學以致用,。完成課后“做一做”;同桌合作互相分析其中一道題,。
六,、閱讀課本,、學會發(fā)現(xiàn),。請你們閱讀今天學習的內容,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二
1、鬧鬧尋寶,。
(1)課件演示
(2)學生交流多種尋寶路徑,。
2、導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3,。
(1)出示指南針。
(2)全體到操場,。
(3)提問:誰能說出校園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4)教師指著校園廁所,問:廁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針驗證,。
(6)師生返回教室,,回顧剛才學習過程。
師根據(jù)回顧的內容板書:
(7)觀察東北,、西南這兩個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東南角的位置,。
師板書:西北北東北
西東
西南南東南
(9)說一說校園西北和東南方向分別有什么建筑物,。
2、鞏固新知,。
(1)集體拿出小動物卡片,。
(2)游戲:給小動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貓館,、爬行館,、水族館、飛禽館分別安置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請學生指出教室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的同學分別是誰。
3、教材第7頁的“做一做”,。
(1)說明題目要求,。
(2)集體參與,分組學習,。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標出來,。
4、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1題,。
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鋪分別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維訓練
教材第9頁練習二的第3題,。
(1)教師讀題,學生理解題意,。
(2)按要求獨立完成,。
(3)訂正。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建立分數(shù)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會正確讀寫幾分之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直觀地認識幾分之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初步體會分數(shù)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重點:
初步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敘述幾分之一的意義,。
教學準備:
各種圖形的紙片若干,、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帶了一個蛋糕來為他祝賀,,他們倆會怎么分這個蛋糕?(對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討論)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認識
1,、(交流,匯報)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幾個蛋糕呢?(半個)
2,、半個蛋糕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表示,。
3、在數(shù)學中,,我們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指導的讀法和寫法。
4,、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個蛋糕,。
5,、動手操作
(1)在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紙片中選一個你喜歡的圖形,,動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顏色,,并說一說。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圓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圓形紙片的,是(
)個圓形紙片,。
b,、把一個三角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紙片的,,是(
)個三角形紙片,。
c、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觀察比較兩個圖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們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個正方形,、圓……都是一個整體,因為整體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認識
1,、小胖和小丁丁正準備切蛋糕時,,小巧和小亞也來祝賀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們決定四個人平分這個蛋糕,,那又該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個圓形紙片替代蛋糕,,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樣想的?
(3)說一說是什么意思。會寫嗎?一起來書空一下,。
2,、動手操作
(1)你能從另外一些圖形中找到嗎?(每人再選一個圖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這些圖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沒有它的?
(3)看圖說一說
a,、把一個正方形紙片折成了同樣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紙片的(
),,是(
)個正方形紙片,。
b、學生自己選一個圖形說一說,。
(4)正方形和圓形紙片的涂色部分同樣都是它們的,,大小相同嗎?為什么?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教具、學具:
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認識四邊形,。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jīng)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練習紙: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fā)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fā)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jù)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里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認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五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號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自主,、熟練的計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計算式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一,、口算引入
1、計算:140×3+280 400—400÷8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混和運算,。
板書:不帶括號的混和運算,。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學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師: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該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學生在書上完成。
2,、試一試:150+120÷6×5,。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明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在計算120÷6×5,,為什么應該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們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通過剛才兩道混合運算的解答,,你能總結一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1,。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作業(yè)。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在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
2,、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4,、學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想想做做”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六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掌握比較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2.能正確地比較幾個數(shù)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2.學生經(jīng)歷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比較類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比較實際生活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比較多個數(shù)的大小。
教學工具
四年級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知識鋪墊
(一)復習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1.填空。
(1)80是()位數(shù),,最高位是()位;它與71的位數(shù)()(相同或不相同),。
(2)101010是()位數(shù),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個()。
(3)34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個(),。
2.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大小,。
356○12802010○1020
5693○52978064○8046
3.引導學生口答:萬以內數(shù)比較大小的方法是怎樣的?
(1)先看有幾位數(shù),位數(shù)多的那個數(shù)就大。
(2)如果位數(shù)相同,,那就看左起第一位,如果左起第一位相同,,就看第二位,,依此類推。
二、合作探究,,教學新知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幅圓遼闊,,山河壯麗,,氣象萬千,,物產(chǎn)豐富,歷史文化悠久,。五千年的人文創(chuàng)造和天開萬物造就的自然景觀為我們留下了景象驕人,、數(shù)量繁多的名勝古跡,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文化藝術,,招徠各國游客,,因此每年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有課來到我國旅游,。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幾個國家來我國旅游的具體人數(shù),。
師出示課件幾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shù),。(單位:人)
美國:2116100日本:3658200泰國:608000
俄羅斯:2536300印度:606500韓國:4185400
2.正確地讀出上面各數(shù),。
3.板書課題:億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
4.學生同桌兩人合作,,在這6個國家中隨意選取兩個國家的人數(shù),,比較它們的大小,一人出問題,,一人來比較,解答,。
自學提示:試著比較一下數(shù)的大小,。
5.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
歸納比較方法: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板書)
(二)初步研究新知
1.兩個億以內不同位數(shù)的數(shù)大小比較。
216110○608000
師:哪一個數(shù)大?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結:位數(shù)不同的兩個數(shù),,位數(shù)多的那個數(shù)就__。
2.兩個億以內相同位數(shù)的數(shù)的大小比較,。
608000和606500
師:位數(shù)相同情況怎樣比較?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小組匯報:都是六位數(shù),就比最高位,,它們最高位上都是6,,就比下一位萬位,萬位都是0,,就比下一位千位,,千位上一個是8,一個是6,,所以608000大于606500,。
找多個學生說。
讓學生說出比較的方法:
位數(shù)相同的兩個數(shù),,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
3.多個數(shù)大小比較
要求:根據(jù)到我國旅游人數(shù)多少,將這6個國家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學生小組內嘗試,。
小組內交流各自比較方法。
引導比較:分類----七位數(shù)相比較---六位數(shù)相比較
三,、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最好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1)比較每組兩個數(shù)的大小
92504○10360050140○61340
28906○28890620300○307300
(2)按照從小到大順序排列大小
505005005005500040005
四,、教師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經(jīng)過今天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與我們學過的萬以內數(shù)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發(fā)現(xiàn)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方法:
位數(shù)不同的兩個數(shù),,位數(shù)多的那個數(shù)就___。
位數(shù)相同的兩個數(shù),從最高為比起,,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___,,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
五,、布置作業(yè):評測練習
板書
億以內數(shù)的認識
位數(shù)不同兩個數(shù)的大小比較位數(shù)多的數(shù)就大
位數(shù)相同的兩個數(shù)大小比較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shù)大的那個數(shù)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shù)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
多個數(shù)大小比較先分級再分類比較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七
1,、組織分鉛筆活動,,并填表。
(1)要求:把10枝鉛筆分給幾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樣分?
(2)指名說說。
(3)學生操作,,完成p,、1表格。
每人分幾枝
分給幾人
還剩幾枝
2
3
4
5
6
(4)班內交流,,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2、討論:看著表格,,誰能把剛才分鉛筆的情況進行分類?
3,、討論并講述:把平均分鉛筆的情況分成兩類:一類是沒有剩余的;一類是有剩余的。
二,、揭示課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除法,。(板書:有余數(shù)的除法)
三、探索新知
1,、寫平均分后沒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板書:10÷2=5(人)10÷5=2(人)
2、指名說說10÷2=5(人)中各部分的名稱,,這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3、學寫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學生試著寫,,教師指導寫法:
如:根據(jù)表格,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3人(邊說邊寫10÷3=3(人)),還剩1枝,,就接著寫6個小圓點,,然后再寫1(枝)10÷3=3(人)……1(枝)
4、學__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稱,。
師:根據(jù)1(枝)的意思,,誰能給它起個名字?(板書:余數(shù))
5、學__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的讀法,。
學生試讀,,指導讀法:10除以3等于3余1。
6,、學生試著寫出表格中其余平均分后有剩余的除法算式,。
(1)寫算式。
(2)讀算式,。
(3)指名說說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四、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獨立讀題,,按要求先動手擺擺,再把書中的()和算式填寫完整,。
集體交流,,讀出算式,指名說說各部分的名稱及意義,。
2,、“想想做做”第2題:問:“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校對,,比較兩題的異同,。
3、“想想做做”第3題:先把要求讀讀,,然后同座位說說,,再指名說說。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請大家課后把剛才想知道的與你的好朋友研究研究。
蘇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除法教案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八
復習內容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口算方法:
1.先把其中一個兩位數(shù)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再用另一個兩位數(shù)依次加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
2.把兩個兩位數(shù)都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先算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再算一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最后把兩次所得的和相加。
注意:口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時,,如果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一定不要忘記向十位進1。
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
口算方法:
把減數(shù)分成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先用被減數(shù)減整十數(shù),再用所得的差減一位數(shù),。
注意:口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時,如果個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再減。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方法
加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如果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百位進1,。
減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十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就從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再減。
用估算解決問題
可以先把每個三位數(shù)都看成與它接近的整百數(shù),,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把每個三位數(shù)都看成與它接近的幾百幾十數(shù),,再進行計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九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二、教學重點: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形的相對位置。
三,、教學難點: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
四,、教具:正方體
五、學具:正方體,,彩筆,。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索,。
1.游戲一。
(1)引語: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好嗎?
我用4個正方形木塊擺一個圖形,,但你是看不到我擺的圖形,請你根據(jù)我的指令,,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師發(fā)指令,生活動,。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2.游戲二,。
(1)我們在來做第二個游戲。
師:我擺了一個圖形,,請你們向我提問題,,然后根據(jù)我的回答,搭出和我一樣的圖形,。
(2)兩人一組,,玩這個游戲。
游戲規(guī)則:a.兩人不許互相看各自擺的圖形,。
b.指令盡可能少,。
(3)學生活動。
(4)學生匯報,。
(三)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搭一搭
游戲一
游戲二
練習三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難點: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三,、教具:情境圖,。
學具:小棒,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指名發(fā)口令,,學生按口令擺立體圖形。
(二)基本練習:
1.p16第1,、2題,。
(1)獨立做。
(2)訂正,。
2.p17第3題,。
(1)獨立做。
(2)獨立搭,。
3.p17第4題,。
(1)獨立畫。
(2)訂正,。
(三)拓廣練習:
1,、同步練習p16
2、自主天地p10
(四)小結,。
你有什么收獲?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
2,、會辨別地圖上的方向。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
4、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七個方向,。
5,、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線,。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一
1,、讓學生通過新年游園會提出數(shù)學問題,解決數(shù)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到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3,、讓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體驗到成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初步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夠自己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
2、根據(jù)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教材第10—11頁的游園活動圖,。游園中的聰聰和明明分別提問:同學們,這是學校游園活動的場面,從圖中你看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相互說一說,。)
2.學生回答后教師提出:游園活動中,老師有15個氣球,賣了9個,小華問:“還剩多少個氣球?”
3.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還剩多少個氣球嗎?相互說一說,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
4.指名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知道了還剩多少個氣球,還有的同學通過計算的方法知道了結果。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15減9的,。
二,、鼓勵探究,建立模型
1.學生獨立用學具(小棒)操作探究15減9怎樣減,教師巡回個別指導,。
2.小組合作交流:相互說一說,擺一擺,告訴小組的同學我是怎樣擺15減9的,我是怎樣想的,。
3.各小組匯報探究。(指名上臺演示講解,。)教師根據(jù)小組的匯報估計可以整合成以下幾種方法,。
算法一:點數(shù),一個一個地數(shù)出,還有6個。15-9=6
算法二:9+6=1515-9=6(想加算減法)
算法三:10-9=11+5=6(破十法)
算法四:15-5=1010-4=6(連減)
......
4.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用那種方法呢?為什么?
三,、運用新知,,自主練習
1、書上第10頁“做一做”的3道題,。
(1)第1題,。大家齊讀題目要求。11-9怎么擺,怎么算?16-9呢?
(2)第2題。師讀題,。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圈的?怎么算的?指名告訴大家,。
(3)第3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學生寫出答案,同桌相互檢查訂正,。
2,、出示課件《蘋果誰剩得多》,大家一起完成。
板書
十幾減9
15-9=()15-9=()
想:9+()=1510-9=1
15-9=()1+5=6
想加算減法破十法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二
位置與方向
一,、教學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一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內容
教材p2―3頁例1,,p6頁練習一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指南針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參加過升旗儀式嗎,?你們知道太陽是從什么位置升起
的嗎,?
2、揭示課題:東南西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2―3頁內容)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三)自學檢測
1,、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面,。教學樓在校園的面,大門在校園的面,。(參看課本第3頁)
2,、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三,、合作探究(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分組方法:異質分組,匯報順序:3,、4號先匯報,,1、2號作補充,,不同的方法說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匯報自己的描述方法。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特點?
四,、達標訓練
1,、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3,、晚上當你面對北極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4,、填空,。
五、堂清檢測(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
1、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
)方,,
左邊是(
),,右邊是()方。
2,、傍晚,,夕陽西下,,我面向太陽,我的后面是(),,左邊是()方,,右邊是()方。
3,、看圖回答問題:
(1)上圖中學校的北面是(),,學校的南面是()。陽光超市的東面有(),、(),。
(2)少年宮的西面有()、(),。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東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二)堂清反饋:
作業(yè)布置
教材p6頁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西,、北
北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三
(一)導入新課,。
1、口答,。
(1)24是由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84呢,?
(2)42個十,,90個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二)教授新課:
出示主題圖:
1、根據(jù)你的觀察,,你看看這幅圖里面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識解決途中提出的問題嗎,?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你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的,?和你小組里的同學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3,、小組匯報:解題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個問題輕松解決,第二個問題也沒問題,。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也運3次就運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這題如何考慮,?
240÷3=,。
4、小結:
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只要能正確的計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二)課堂練習:做一做,。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比一比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臺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jīng)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二)猜一猜
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xiàn)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
和()比()比()重()比()輕
(請3~4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為什么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里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師:(出示課件)現(xiàn)在米老鼠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shù)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
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里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誰的書包輕,然后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三)吊一吊
1.師:老師這里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么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2個2個吊起來比較;3.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
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已經(jīng)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學生動手實驗證明,并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說明這個物體最重。
4.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xiàn)在這樣時,,你能說出誰比較重嗎?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jīng)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里看懂了什么?(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么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課后拓展練習
12×4=48(瓶)
6×8=48(瓶)
(一樣重)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冀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篇十五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三(x)班數(shù)學科教學工作,全班共有學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三年級是新分的班,,但班里有許多學生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已經(jīng)教過的,對于他們的一些情況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但有一部分學生是插轉來的和以前是其他班的,對這些學生我還不太熟悉,,因此,,本學期重點工作除了繼續(xù)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訓練以外,還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對新來的學生的了解和教育,,力爭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數(shù)字編碼,、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數(shù)學廣角和總復習等,。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會筆算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并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shù)和商是一位數(shù)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shù)(分母小于10),,會讀,、寫分數(shù)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shù)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會進行測量,。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