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一
教學內(nèi)容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估算教材第50頁,。
教學目標1、在經(jīng)歷估算過程中,,體會估算的現(xiàn)實意義,,逐步發(fā)展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2,、能結合現(xiàn)實情景進行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及方法。
3,、學習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或投影膠片,。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
激趣引入同學們喜歡哪些課外活動?
你們對科技活動感興趣嗎?想到科技館去了解有關科技方面的知識嗎?
1,、引導觀察,。
(通過掛圖或實投)出示例題4情景圖。
學生1:告訴了我們到科技館參觀的學生人數(shù)是568人,。
學生2:從畫面上知道這些學生要分3批進入,。……,。
2,、組織討論。
你們認為怎樣分配才能使每批進去的人數(shù)較為合理呢?
學生1:平均分成3組,,使每次進去的人數(shù)一樣多,。列式:568÷3。
學生2:這批學生人數(shù)不一定能正好分成人數(shù)完全相同的3組,。
學生3:不用非常準確的算出計算結果,。因為哪一批多幾個人或少幾個人,對參觀沒什么影響,。(如果學生不能發(fā)現(xiàn),,老師可點撥引導:“平均每批進入的人數(shù)一定要相等嗎?為什么?”)。
學生4:只需求出平均每批大約能進入多少人就可以了,。
怎樣進行計算呢?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很快算出結果。
同學們說得對,,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候進行除法計算并不需要非常準確地算出計算的結果,我們可以用估算的方法算出大致的結果就行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估算”(板書課題),。讓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從中提出相關的數(shù)學信息,。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怎樣分配合理?
抽生說出為什么,,多請幾位同學說一說,。
體會除法估算在我們?nèi)粘I钪械膽谩?/p>
探究估算的方法。
1,、學生獨立思考,。
怎樣估算374÷3大約是多少?(如學生思考有困難老師可以進行提示:我們原來是怎樣對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進行估算的?),。
2、討論交流,。
抽生說出估算情況,。
學生1:可以估算出得數(shù)是三位數(shù)。為什么?
學生2:可以把被除數(shù)看成幾百幾十的數(shù),,在口算出結果,。
3、比較估算結果,,深化認識,。
同學們真不錯,想出了不同的估算方法,。對568÷3≈200和568÷3≈190,,你認為和實際結果比較會怎樣呢?探究估算方法過程中,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充分體驗估算方法的形成過程,,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在匯報交流結果,。
要求說出理由及為什么?
學生:把568看成600人計算,,參加估算的人數(shù)比實際的人數(shù)略多一些,所以上就比實際結果略大了一些,。因此平均每批入場的人數(shù)最多不超過200,。
學生:把568看成570人計算,參加估算的人數(shù)略比實際人數(shù)少一些,,所以得到的商就比實際略少一些,。因此,平均每批入場的人數(shù)最少不低于190人,。
引導學生歸納估算方法,。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嗎?
鞏固練習1,、議一議,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除法的估算,。
2,、第二題,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怎樣估算,,在獨立做,。
3、練習十第1題先抽生說一說商為什么是兩位數(shù),,為什么是三位數(shù)?再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老師改書。
4,、練習2題,,生獨立完成后,老師改書,。體驗除法估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要求學生把理由說明白。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二
教材分析:本單元把平移,、旋轉與對稱軸等圖形的變換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內(nèi)容,,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首先呈現(xiàn)學生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現(xiàn)象,;其次,,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圖形變換的知識,,掌握圖形變換的技能,,發(fā)展空間觀念;再次,,重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
學習內(nèi)容: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能在方格紙上描繪出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以及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感知身邊的平移、旋轉,、軸對稱現(xiàn)象,。
2.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
4.結合圖案的欣賞與設計的過程,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圖形變換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培養(yǎng)對圖形的知覺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難點和關鍵:
1.重點:(1)結合實例,,感知平移,、旋轉和對稱現(xiàn)象,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2)認識軸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3)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4)感知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體驗數(shù)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2.難點:(1)初步空間觀念的建立和培養(yǎng)。(2)能正確判斷生活中的對稱,、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3)能準確地在方格紙上畫出符合要求圖形。
3.關鍵:(1)要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和對稱現(xiàn)象。(2)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為學生所創(chuàng)造的動手操作的機會,,組織學生開展活動,,加強“做中學”。
課時安排:11課時,。
第一課時:軸對稱圖形,。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三
教學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直觀判斷軸對稱圖形,能用對折的方法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學會欣賞數(shù)學之美,。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能直觀判斷出軸對稱圖形,,能用折紙的方法找出對稱軸;,。
教學準備:
課件、一些軸對稱圖形圖片,、紙和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等,。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發(fā)好奇心,。
花園里有只可愛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見了小蜻蜓,,對小蜻蜓說:我們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說,,在大自然里還有很多物體和我們是一家呢,。
二、欣賞圖片,,建立表象,。
1、這不,,你瞧,。蝴蝶找來了什么?
課件出示:蝴蝶、楓樹葉,、七星瓢蟲,、蜻蜓、臉譜,、交通標志,、數(shù)字8、飛機,、天平,、一些字母等。這些圖形漂亮嗎?學生欣賞各種對稱圖形,。
2,、引導觀察圖形,交流匯報,。
剛才同學看到的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那么這些圖形中你發(fā)現(xiàn)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很美。
生2:左右一樣,。上下?
生3:我發(fā)現(xiàn)它們是對稱的,。
師:你是怎么理解對稱的?
生3:對稱就是左右兩邊是完全一樣的。
3,、教學板書對稱,。
(1)課題導入。
(2)結合剪紙作品,,抽象概念,。
師:誰能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剪出一個葫蘆嗎?
學生自己操作創(chuàng)作。(先把紙對折后再剪),。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四
教學內(nèi)容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教材第49頁以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探索并理解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3,、初步學會用類比的方法去解決新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
教學程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
激發(fā)興趣同學們喜歡體育運動嗎?你們見過小動物的運動會嗎?
多媒體出示動物運動會的主題圖。
動物運動會上都有哪些比賽項目?仔細觀察,,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能提出那些數(shù)學問題?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筋,看來要解決同學們剛才提出的這些問題,,都要用到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有關知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板書課題)在主題圖和老師談話的引導下,學生進入學習狀況,,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
參與集體討論,積極發(fā)言認真思考和傾聽,。
產(chǎn)生探求新知的積極心態(tài),。
探
究
新
知1、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觀察,。
為了美化綠化校園,各個學校都在開展植樹活動。(出示例題1情景圖),。
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1)學校門口有6捆樹苗(提示:每捆是100株,,6捆就是600株),。
(2)圖中還告訴我們,,這600株樹苗要平均分給2所學校,問每所學校分得多少株?
要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式?引導學生寫出,。
600÷2,。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自主探究,,討論交流算法,。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方法。
(2)匯報交流,。
學生一:因為一捆是100株,,6捆就是6個100,600÷2就是把6個百平均分成2份,,6個百除以2等于3個百,,就是300。
學生二:因為3個百乘2得6個百,,所以600÷2=300,。
學生三:因為原來我們學習過6÷2=3,60÷2=30,,我想600÷2=300,。
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歸納小結口算方法。引導學生看懂圖意,,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列式解決這個問題。
聯(lián)系舊知識和圖意引導生說出算式的意義,。
如果學生未能發(fā)現(xiàn)算法3,,老師可加以適當點撥引導,幫助學生初步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新問題,。
學生想……,。
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算法。
課堂活動1,、師先找一個學生示范對口令的過程,。
2、練習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一小組為單位,開始對口令。
課堂小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嗎?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五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并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chǎn)生分數(shù),。
2、正確認識和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名稱。
3,、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shù),。
4、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
難點:知道平均分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會直觀比較簡單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每人準備同樣大小的圓形紙、長方形紙,,繩子,,水彩筆,。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nèi)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情景導入,。
二、研究二分之一,。
三,、導入其它的幾分之一。
四,、練習,。
五、比較大小,。
六,、拓展。
1瓶礦泉水。
半個蛋糕),。
這三個結果中哪個結果比較特別?
“半個”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嗎?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像這樣的數(shù),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分數(shù),。(板書:分數(shù)),。
1、那么什么是分數(shù)呢?
(邊說邊課件動畫演示切蛋糕)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這一份就是它的(老師指著左半個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數(shù)),。老師指著另一半蛋糕問:那這一份呢?(學生回答后,動畫出示分數(shù))也就是每份是它的,。就是分數(shù),。
說說是怎么得來的?(指名說,老師小結,,并課件出示文字,,再互相說說,并結合口答板書),。
2,、在我們桌上有一些紙片和繩子,你能找到它們的嗎?
你是怎么得到的?
歸納:不管怎樣,,只要把一樣物體平均分成2份分,,每份就是它的。
3,、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涂色部分能用來表示,。
最后一個圖形的涂色部分你覺得是幾分之一?你怎么想的?
你覺得還可有哪些分數(shù)?(指名學生口答并板書出分數(shù)),。
今天所學的分數(shù)有共同的地方,誰發(fā)現(xiàn)了?小組里討論,。(指名說),。
1表示什么?橫線下的數(shù)又表示什么呢?
像、,、......這些分數(shù)都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請大家自學p100。
交流,,結合回答板書:......分子,。
分數(shù)線。
分母。
我們認識了分數(shù),,那下面的圖形你能用分數(shù)表示嗎?(書本p101第1題),。
最后一幅變?yōu)椤?/p>
同樣涂色部分,為什么分數(shù)變了?
1,、剛才我們折出了圓的,,你還能折出圓形紙的幾分之一?
和你的同桌折的要不一樣,并把一份涂上顏色,,說說你是是折的,。
2、同桌比較涂色部分誰大誰小?分數(shù)誰大誰小?
(師選二分之一和十六分之一比),。
3,、看這張圓形紙(師出示八分之一),你認為貼在哪里好?為什么?
4,、(師選四分之一,,不給學生看到)四分之一你認為放在哪里好?為什么?
拿出圓形紙,驗證,。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六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六.一兒童節(jié),學樣舉行完慶?;顒雍鬀Q定放假半天,,住在同一個小區(qū)的淘氣、小明,、李強,、笑笑、王芳都得到父母的允許,,讓他們五個人一起合理地安排這半天的活動,,但必須在晚上六時前回家。(出示課件)貪吃的淘氣說:“我們得首先解決午餐問題”,。于是他們來到小區(qū)門口的快餐店前,,只見電子宣傳牌上寫著:本店今日免費為每位來店就餐的兒童提供1份盒飯(含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區(qū)別葷,、素菜,。(板書:標準:一葷一素)。
二,、探究新知:
(一)一葷二素,。
于是他們高興地來到店里,只見電子屏上顯示著:(課件出示:今日兒童菜譜葷菜:肉丸子素菜:白菜冬瓜)(板書:一葷二素),。
1,、如果按照一葷一素的標準搭配的話,,他們可能吃到哪兩種菜?請生獨立思考,。
2,、匯報你是怎樣搭配的?
(1)你是怎樣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按順序,,一個一個搭配。),。
(2)具體是怎樣搭配的呢,?(先以一個葷菜為準,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3)你能介紹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記錄的嗎?(畫圖,、文字,、連線等),。
(4)評價:你能按一定的順序去配菜,,而且記錄的方法很獨特??磥砟闶且粋€聰明的消費者,。
(5)這是我的搭配方法。(課件連線演示搭配結果)(板書:兩種),。
3,、揭題:我們在搭配中,像這樣有順序地搭配,,才能不重復也不遺漏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結果,。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搭配中的學問。(板書課題:搭配中的學問),。
(二)二葷二素,。
別急,其實今天的菜還不止這些呢,?這不,,廚師又上了一道菜呢!
(課件顯示:今日兒童菜譜葷菜:肉丸子蝦素菜:白菜冬瓜)(板書:二葷二素),。
1,、現(xiàn)在,他們可能吃到哪兩種菜,?先自已思考一下,,拿出菜卡擺一擺,,然后把你擺的結果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注意一定要在記錄卡上把你們的搭配結果記錄下來喲,!
2,、匯報你是怎樣搭配的?(課件連線演示搭配結果)(板書:四種),。
3,、引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小結:觀察剛才的搭配情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于學生的發(fā)現(xiàn),只要合理,,都要給予肯定,。)。
(三)二葷三素,。
哇,,還有菜呢!(課件顯示:今日兒童菜譜葷菜:肉丸子蝦素菜:白菜冬瓜豆腐)(板書:二葷三素),。
1,、好了,菜上齊了,,準備選盒飯了,。先猜一猜,有幾種不同的配菜方法,?指名說結論及猜測理由,。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去驗證一下,,你的猜測對不對,?(可用菜卡擺一擺,或寫一寫,、畫一畫,、連一連)。
3,、匯報交流,,總結規(guī)律。
(1)你是樣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按順序一個一個配),。
(2)你是按怎樣的順序去搭配的?(先確定一個葷菜或素菜,,再分別去配不同的素菜或葷菜),。
(3)你是怎么樣記錄搭配結果的,?(圖示、表格,、文字,、符號等)。
4,、同學們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地搭配,,配出了六種(板書:六種)結果,淘氣,、笑笑他們5人都各選了一份不同的盒飯,,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三,、檢測反饋:
接下來,,他準備去哪兒呢?(課件出示路線圖)請快速在練習本上表示出所有可能的路線,。指名板演,。
重點強調(diào)用字母符號等有序記錄搭配結果。
四,、遷移拓展,;
1、數(shù)字游戲獲門票,。
拉一拉(上下拉動),,能組成哪些兩位數(shù)?全部記下來,,你就能獲得游樂場門票!用你的智慧獲得游戲的快樂,!
2,、時間不早了,他們準備回家,,要分別握手表示今天的快樂心情,,相約以后還在一起安排活動,請問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現(xiàn)場模擬)課件顯示連線記錄,。
五,、課堂小結:
(1)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生活中還有哪些搭配現(xiàn)象,?
(3)希望同學們充分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充分合理地搭配,這樣你選擇的空間更大,,機會更多,,你的生活也會更豐富多彩!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七
style="color:#125b86">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余數(shù)的和有余數(shù)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流程。
一,、口算題,。
1,、第三題第(1)小題,,學生完成;,。
2,、完成后校對反饋,并且說出口算的算法,。
二,、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出示例題圖,,觀察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結合問題1進行詳細解讀;,。
2,、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在學生引導下列式;,。
3,、計算,得到答案(鼓勵口算并且說一下口算過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驗證計算的正確?講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驗算的時候我們一般用乘法驗算,。誰會驗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個數(shù)字在乘法中的意義,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題目64÷2并要求驗算,上隨堂本,。注意橫式上改寫什么,,在反饋的時候重點查。
6,、在做完這兩道題目之后,,從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入手,,引出驗算的第一種情形: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引導學生,教師不說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驗算,學生說,。
8,、完成第三題第(2)小題的口算,并且說說為什么能算的這么快,。
三,、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接著出示問題,,65元可以買多少塊冰欺凌,還剩多少元?
2,、學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這回要求學生自己檢查橫式,,看看有沒有錯誤,。
3、你會驗算嗎?分兩步進行,,先從意義出發(fā),,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義是買冰欺凌花去的錢,,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錢;再用豎式表示理解: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4,、運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甄別,,完成第一題的題目,回答問題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積,,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來互相驗算”
5、你能根據(jù)我的算式再說出一組像這樣的式子嗎?
58÷5=11……3,。
四,、獨立完成除法的驗算。
1,、完成第二題的剩下一題,,并且請學生板演;。
2,、關注豎式中驗算的部分,,并且說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五,、全課總結,。
1、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要重點訓練學生說),。
2,、課堂作業(yè):補充p2。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八
在教學之中可以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事物或圖像,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知道幾分之一這樣的數(shù)是分數(shù),并借助圖形明確幾分之一的含義。
2.使學生記住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能正確的讀,、寫幾分之一,,并能借助圖形認識比較幾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學會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3.通過演示,、操作、觀察,、比較,,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主動探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認識二分之一、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難點: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幅圖片,。這兒風景怎么樣?
生:很優(yōu)美。
師:有兩個小朋友在這野餐,,讓我們看看他們帶了哪些食物?
生:四個蘋果,,兩瓶水,一個蛋糕,,
師:你認為他們會怎樣分配這些食物?(生:平均分)。
生:平均分,,每人兩個蘋果,,一瓶水,半塊蛋糕,。
師:好,,能不能說說這樣分的理由?
生:這樣公平。
師:這里我想到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有沒有想到?
生:可以,。是二分之一。
師:(師板書:二分之一)這是這個數(shù)的讀法,,你知道這個數(shù)怎么寫嗎?
生:1/2,。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書的。
師:很不錯的習慣,。同學們,,你們以前見過這樣的數(shù)嗎?象1/2這樣的數(shù)叫做分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分數(shù),。
二,、新授。
(一)認識1/2,。
1,、師:你們知道分數(shù)是怎么來的嗎?請同學們看投影。
生:“它”指的是蛋糕;“兩分”是因為把蛋糕分成了兩粉,,“之一”指的是其中的一份,。
生:“--一”表示平均分,“2”表示把這個蛋糕分成了兩份,,“1”表示其中的這一份,。
師:講的真不錯,,也只有這樣積極思考才能學得真本事。下面我們放松一下,,做幾道簡單的題,。
4.練習一:判斷(電腦出示)。
下面圖形的陰影部分是原圖形的1/2嗎?(用手勢表示),。
()(),。
說一說為什么不是?
4.練習二;同學們真聰明。現(xiàn)在王老師要考驗大家是不是心靈又手巧,,下面請你們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出長方形的1/2。
師: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說一說你是做出來的?
(二)認識“1/3”
(電腦顯示),。
師:把一個圓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都是它的三份之一,,寫作:1/3,,讀作:三分之一。
(三)認識其它分數(shù),。
接下來,,王老師要看看大家創(chuàng)造力,請你來創(chuàng)造一個分數(shù),,并說一說它表示的意思,。
小結:像1/2、1/3,、1/4,、1/8……這樣的數(shù),都是我們的新朋友“分數(shù)”,。
(四)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
1、利用剛才學生創(chuàng)造的1/2,1/4,結合圖形,,比較大小;,。
2、比較1/2,,1/8的大小,。
3、比較1/4,,1/8的大小,。
4、師: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五)練習,。
師: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不錯,,感覺累嗎?想不想試試自己的本領呢?
好,,來看第一關(想想做做第一題);第二關(想想做做第三題)。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王老師與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現(xiàn)在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征,。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征,能判別四邊形,。
四,、教具、學具:課件一套,、三角尺,、四邊形、格子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感知四邊形的特征。
1.認識四邊形,。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長方形,、正方形等四邊形的圖片。
(2)出示下列學生沒有說到的圖形,。
師:那這個是四邊形嗎?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嗎?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判斷四邊形,。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它們是四邊形嗎?(書第35頁中的圖形補充4個圖形,用課件展示,。),。
說說為什么不是。那你覺得四邊形光有四條邊行嗎?是怎樣的四條邊?(補充板書:“直的”,。),。
(2)你有沒有辦法把這些不是四邊形的圖形改成四邊形?(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中操作。),。
(二)尋找四邊形,。
1.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同學們真能干,,經(jīng)過你們的修改,,這些圖形都成了四邊形,那請你們找一找在你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的,。請你摸給大家看,。
2.找主題圖中的四邊形。
師:其實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你看這是一幅校園圖,,你能從中找到四邊形嗎?(課件出示,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應的四邊形用紅色閃一閃,,提取出來放在屏幕的右邊。),。
(三)小結: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的四邊形,,那么什么樣的圖形是四邊形呢?(多指名學生說)。
(四)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練習紙: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你可以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這些角的大小(板書:比),你還可以用尺量一量它們的邊長(板書:量),。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師:下面就請你們分類,老師先給你們一些建議,。(課件出示),。
友情提示:
1.請你選擇好工具,定好分類的標準。
2.分類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
3.四人小組交流,,說說你分類的理由。
4.推薦一名同學發(fā)言,。
3.反饋,、交流。
各組派代表發(fā)言,,(實物在黑板上移動展示)說說分法,,并說明這樣分的理由。
(1)按角分:長方形,、正方形一類(四個角都是直角);,。
菱形、平行四邊形,、梯形一類(沒有直角),。
梯形一類(對邊不相等)。
(3)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一類(對邊相等);,。
正方形、菱形一類(四條邊相等);,。
梯形一類(四條邊都不相等),。
(五)畫四邊形(書第36頁做一做2)。
師:我們已經(jīng)會認四邊形,,還會根據(jù)它們的特點進行分類,,接下來我們來畫一畫四邊形,你覺得怎樣才能又標準又快的畫出這些四邊形呢?需要老師給你們提供什么工具嗎?(尺,、格子圖)請你們把這6個四邊形都畫一畫,一邊畫一邊想一想,,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
實物投影展示,講評,。
你覺得這些四邊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正方形有四個直角,長方形的對邊一樣長,,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梯形有兩個角是直角,,但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菱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但它的角不是直角;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一樣長,,但它的角也不是直角;還有一個四邊形它的四條邊都不一樣長,,四個角也都不是直角。)。
(六)拼四邊形,。
師:太棒了,,你們把這些四邊形看的非常透徹了。信封里有一些四邊形,,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請你們四人合作,選幾個拼成一個四邊形(信封材料準備),。
信封里的四邊形:
交流,、展示。
還有不同拼法嗎?
(七)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太強了,,老師佩服你們,在這節(jié)課里,,你們認識了什么?它是什么樣的?還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識?四邊形還有很多知識,,我們以后再學。
本單元教材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認,、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先教學幾分之一,,再教學幾分之幾,然后教學同分母分數(shù)(分母小于10)的加減計算,。本單元最后的“你知道嗎”簡要介紹分數(shù)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歷史,,讓學生受到數(shù)學文化的熏陶。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認數(shù)需要,。
數(shù)是人類在生活和勞動中逐漸創(chuàng)造的。學習動機起于興趣,、源于需要,。教材在編寫時力求引發(fā)學生的認數(shù)需要。
(1)第98頁例題中兩名孩子在平均分三種食品,,每人分得的蘋果,、礦泉水的數(shù)量都能用整數(shù)表示,每人只能分到半個蛋糕,,無法用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來表示,。教材以此為契機,開始教學分數(shù),。
(2)第101頁例題,,學生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四份,,在一份或幾份上涂顏色。涂一份可以用1/4表示,,涂兩份,、三份呢?教材由此進入幾分之幾的教學。
2?重點突破,,提高認數(shù)效率,。
本單元要求學生認識的分數(shù)比較多。對于這些分數(shù)如何進行教學處理,,教材作出了恰當?shù)陌才拧?/p>
(1)在認識幾分之一這一段里,,教材集中力量教學1/2,讓學生用學習1/2的方法主動認識其他的幾分之一,。例題從“半個也叫二分之一個”開始,,先聯(lián)系實物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每一份都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寫作1/2”,,具體地描述了這個分數(shù)的意義。再告訴學生1/2是分數(shù),,介紹分數(shù)線,、分子、分母,,示范1/2的寫法,。“試一試”讓學生在長方形紙上折折,、涂涂,,表示出這張紙的1/2。學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繼續(xù)體會1/2的含義,,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雖然各人的折法與涂色的位置不同,只要把紙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來表示,。這樣,他們對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
其他的幾分之一就安排在“想想做做”中,讓學生以對1/2的理解為基礎自己學習,。第1題根據(jù)圖形里的涂色部分分別寫出分數(shù)1/3,、1/6、1/9和1/8,,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了這些分數(shù)的意義,。第2題通過選擇可以用1/4表示的涂色部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只有在圖形平均分的情況下才能用分數(shù)表示其中的一份。第3,、4題能讓學生看到一個圖形平均分的份數(shù)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數(shù)不同。這些習題緊扣住分數(shù)幾分之一的意義作了有層次的編排,,有利于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地認識新知識,。
(2)在認識幾分之幾這段里,例題中只教學“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的4份,,其中3份是這張紙的3/4”,,2/4留給學生自己學?!霸囈辉嚒弊寣W生看著圖形自己理解2/3,、3/5和5/9的意義,“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涂顏色逐步形成對5/6,、6/8,、2/5和4/7的理解。
3?以理解分數(shù)意義為重點,,帶出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
第99頁和第102頁例題分別比較兩個幾分之一和兩個同分母的幾分之幾的大小。這兩道例題都有兩部分教學內(nèi)容,,一是繼續(xù)認識分數(shù),,二是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例題以認識分數(shù)為重點,,在理解分數(shù)意義的基礎上,,直觀地體會并比較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第99頁例題要求學生在同樣大的圓紙片上分別表示出它的1/2,、1/4和1/8,,其中1/2是已經(jīng)認識的一個分數(shù),1/4和1/8是新學習的分數(shù),。例題讓學生在折紙活動中體會這兩個分數(shù)的意義,,感受這些分數(shù)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寫“”或“”表示兩個分數(shù)間的大小關系,。
第102頁例題在比較3/5和2/5的大小前,,先要求學生用兩張同樣大小的紙,分別表示這兩個分數(shù),,也是通過折紙及表示分數(shù)的活動,,先進行分數(shù)意義的教學。
在理解了分數(shù)意義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不會有困難,。本單元教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較分數(shù)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學生借助圖形的直觀進行比較?!跋胂胱鲎觥敝?,每一次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讓學生在圖形上表示出有關的分數(shù),,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兩點意圖:一是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是重點,,是基礎;二是在本冊教材中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不離開圖形直觀。
在操作中體會分數(shù)加,、減計算的方法,。
第104頁例題教學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計算(分母不超過10),。例題讓學生把一個長方形的3/8涂上紅色,,2/8涂上綠色。在涂顏色的活動中,,從兩次一共涂了8份中的5份,,理解3/8+2/8=5/8,又從涂的紅色比涂的綠色多8份中的1份,,理解3/8-2/8=1/8,。本單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數(shù)加、減的計算法則,,要求學生以對分數(shù)的理解支持計算,。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九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數(shù)學教案-認識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shù)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二)引入: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與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與鈍角,保留直角),。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認識直角》,。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與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與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與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shù)一數(shù)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shù)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shù)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與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直角,。
(七)課后作業(yè):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與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jié)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xiàn)困難,,所以課堂節(jié)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效果不錯。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十
教材分析:
教材設計了一些讓學生感受質(zhì)量單位,、比較物體輕重的活動,并結合活動滲透了一些統(tǒng)計的初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一方面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再次體驗常見的物體的重量,,逐步建起質(zhì)量單位的正確觀念,,并且明確要比較物體的重量,不能光靠眼睛觀察,,必須要用秤稱一稱,,切實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事物,。另一方面通過記錄同學們的休重,,學習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的方法,通過使用不同的秤,,認識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初步學習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學情分析:
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準備測量工具,,對質(zhì)量單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對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動形式上,除了參考教材上提供的內(nèi)容外,,還可以從本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素材,。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zhì)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
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zhì)量的能力。
設計理念:
1,、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空間,。
3,、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體驗,,親自感知,,學生學的輕松、愉快,,多次實踐又幫助學生突破了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再次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體重計,、臺秤或彈簧秤、天平,、兩袋鹽等物品,。
學具準備:
各種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小結:人是有輕重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相互說一說,。
3、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教師引出課題,。板書:有多重。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一)稱學生的體重,。
1,、師:要想知道某個人到底有多重,可以怎么辦呢,?
2,、讓學生觀察帶來的體重計,觀察一下,,上面有什么,?怎么稱物體的質(zhì)量呢?想好了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匯報,,隨機介紹kg是千克的表示符號。
3,、讓一組學生輪流站在體重計上,,秤出每一位同學的體重,并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記錄下每位同學的體重,。
4,、讓每一個學生統(tǒng)計出不同的重量的同學分別有幾種,統(tǒng)計時可以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來統(tǒng)計,如用“正”字來表示,,或用其他方法來表示,。
5、讓每一位同學背一背,、抱一抱不同質(zhì)量的同學,,感受一下不24千克、32千克分別有多重,。
6,、全班交流,把每組統(tǒng)計的情況合在一起,,成為全班同學體重的統(tǒng)計表,,再讓學生提出一些加、減法的數(shù)學問題,,進行加、減法口算練習,。
(二)建立千克的質(zhì)量概念,。
1、稱一稱,。把自己小組帶來的兩袋鹽放在臺秤或彈簧秤上稱一稱,。
學生生觀察秤的指針指向幾,老師指出1千克就是兩袋鹽的質(zhì)量,。
2,、掂一掂。再把剛才稱的鹽放在手中掂一掂,,邊掂邊用眼睛體會1千克有多重,,并說說掂1千克的感覺。
3,、估一估,,你們再掂一掂身邊的其它物體,能找出哪些東西重1千克嗎,?估計后再把這些物體放在秤上稱一稱,,并互相說說1千克物體大約有多少。
4,、猜一猜,。師拿出1袋棉花和1袋鐵釘,讓學生猜一猜哪個重,?說明理由,,大家的意見不統(tǒng)一,怎么辦?以實踐來證實,,請2名學生分別稱一稱,。
5、質(zhì)疑:這2袋物體的質(zhì)量都是1千克,,說明了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物體體積大并不一定重。
(三)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
1,、天平稱一稱帶來的硬幣以及文具盒中的文具吧,先看老師稱幾根粉筆的做法,。教師邊稱邊介紹克的表示符號“g”,。
2、學生小組進行操作,,稱硬幣,、雞蛋和鉛筆、橡皮等物品,。
3,、交流匯報。
4,、再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猜一猜,、議一議等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
三,、全課總結,。
看來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除了用稱的方法,,還可用估算的方法來解決,。
四、課后實踐,,不斷延伸,。
1、到商店看1千克的物體或買1千克的東西有多少,?
2,、回家用秤稱一稱或掂一掂、估一估,、算一算等方法,,感受一下家中幾種物品的質(zhì)量,。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噸和千克間的簡單換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計重量的能力,。
3.學生能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合作交流,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并通過學習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對噸和千克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若干只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扇菁{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課前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重,,并組織每個學生提一提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4個動物過橋圖: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發(fā)現(xiàn)小橋邊有一個標志,,是什么呀?(限重1噸)。
師:“限重1噸”表示什么意思?
師:你對“噸”有什么了解?
2.同學們說得對不對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出示課題,,板書)。
(二)新授:
1.直觀感受一噸水的重量,。
(1)估計:剛才每個同學都提了這樣的一桶水,,你估計這桶水有多重?為什么?(10千克)。
(3)學生排隊嘗試,。
(4)這樣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這樣的水是40千克,,100桶這樣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5)誰聽清楚了1噸就是()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裝了1噸的一桶水讓你提,,你能提得起來嗎?
2.直觀感受學生體重,,加深對1噸的印象。
(1)找個喜歡的同學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戲,,了解對方有多重,。
(2)匯報:你背的是誰?有多重?
(3)如果按每個同學25千克計算,4個同學有()千克,,()個同學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噸。
(4)讓40個學生站立,,相互觀望,,感受40名學生的群體。
3.聯(lián)系生活,,強化對“噸”的認識,。
一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噸,。
一頭豬重100千克,10頭豬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用噸來作單位?
(3)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用噸作單位的東西,。課件出示:
藍鯨大象大型機床,。
萬噸貨輪一車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一般用噸來作單位名稱,。
4.在具體情景中進行單位化聚(注意讓學生說出推理過程)。
(1)常見的拖拉機載重2噸,,也就是()千克,。
(2)t是“噸”的國際單位制符號,。有段路路口有一個限載重5t的標志,這個路口最多能讓一輛載重()千克的車通過,。
(3)當年曹沖稱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噸。
(4)(課件出示地磅,、車輛衡圖片)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達,,我們現(xiàn)在可以用地磅、車輛衡直接稱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沖當年那么麻煩了,。
(三)解決問題。
1.我們一共學了幾個質(zhì)量單位?他們分別怎樣使用?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一塊橡皮重約10(),。
(2)1頭豬重約120(),。
(3)1袋水泥重約50(),1拖拉機水泥約重2(),。
(4)中國舉重運動員張國政在雅典奧運會上將160()的杠鈴舉過了頭頂,。
2.課件出示情境圖:“還記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馬一同來到了一座小橋邊想過橋的事嗎?他們能同時過橋嗎?怎么過橋?”
3.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4.如果我們?nèi)嗤瑢W每人每天節(jié)約1千克水,,大約多少天就能節(jié)約1噸水?
5.節(jié)水教育: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是嚴重缺水的地區(qū),,出示圖片,。倡導學生“節(jié)約用水?!?/p>
(四)課堂作業(yè),。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十二
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是建立在上節(jié)課學習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法,以及對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算法,。本節(jié)課主要通過“電影院”這一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讓學生在經(jīng)歷具體的活動中,,拓展學生的思維,,體驗算法策略的多樣化,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算法,。
三,、學生狀況分析。
我班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已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對處理乘法的進位,,也有一定的經(jīng)驗,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將更進一步的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算法,。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
(3)能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2)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五、教學重,、難點: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豎式計算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最喜歡看的電影是什么?在哪里看的,?
師揭題:今天我們就去電影院發(fā)現(xiàn)新的知識,。
板書:電影院。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觀察情景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1)課件播放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
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讓學生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估計學生會提出:
a,、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b,、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估算“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班內(nèi)反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只要學生講的合理就給以肯定。
2)計算,。
引導學生進行就算求解“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列式:21×26=,。
a,、學生獨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記錄在練習本上,。
師進行巡視指導,,特別針對一些用豎式計算的學生進行幫助和引導,,讓他們注意乘法時的進位。
b,、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算法。
c,、班內(nèi)反饋,。
估計學生出現(xiàn)的答案有:
1、26×20=520xx×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重點對豎式計算進行匯報。讓學生進行質(zhì)疑,,并在質(zhì)疑和釋疑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有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算法和算理。
引導學生完整答題,。
21×26=546(個),。
答:這個電影院一共有546個座位。
3)揭題,。
讓學生仔細觀察今天的乘法豎式,,思考今天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引導學生總結出今天學習的是用豎式計算有進位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
師進行板書:電影院-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乘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讓學生計算24×28,。
1)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在班內(nèi)反饋,,重點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計算過程,班內(nèi)其他學生進行判斷,。
2)學生匯報后,,讓班內(nèi)所有學生同位間說說自己的計算過程。
2,、計算15×3635×43,。
1)讓學生同位間進行比賽做題,同位的兩位學生每人選擇不同的題目進行計算。
2)學生同位交換,,相互檢查,,并讓對方講出計算過程,自己進行判斷,。
3)班內(nèi)反饋,。
對做正確的學生給以鼓勵和表揚。
3,、解決課本29頁第3題,。
1)讓學生仔細審題,找出題目的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題目,。
3)班內(nèi)反饋。
32×23=736(名),。
答:共有736名運動員參加,。
重點讓學生說出算式的意義和計算的過程。
對做對的學生給以鼓勵,。
四,、班內(nèi)匯報總結。
1,、談談自己今天的收獲,,可以是學習的內(nèi)容,也可以是自己學習方法,。
2,、評價自己所在小組和自己今天的表現(xiàn)如何?
五,、作業(yè)布置:
做課本29頁第2,、4、題,。
六,、板書設計:
電影院。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乘法,。
21×26=546(個),。
1、26×20=520xx×1=26520+26=546,。
2,、26×21=26×3×7=78×7=546。
3,、豎式計算,。
答:這個電影院一共有546個座位,。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北師大版篇十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景,認識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二)過程性目標:經(jīng)歷千克、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建立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應用意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jīng)對質(zhì)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質(zhì)量觀念,,會用觀察,、掂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輕重,但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千克和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直接接觸得很少,,不了解千克,、克代表的實際質(zhì)量,沒有千克,、克的概念,;而且質(zhì)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所以對認識克和千克有一定的難度,。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在質(zhì)量單位的使用上錯用,、亂用的現(xiàn)象多次出現(xiàn)但糾正之后仍頻頻出現(xiàn),,癥結即在于此。
教學重點:
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zhì)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觀念。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千克,、克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正確估計生活中一些常見物品的質(zhì)量。
教法學法:
針對教學內(nèi)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講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guī)律,,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踐法,并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zhì)量建立聯(lián)系,,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約2分左右),。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tài)就為本節(jié)課定下了基調(diào),。因此,,我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去超市購買水果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而引發(fā)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就需要用人們共同知道的質(zhì)量單位,,自然而然的引出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開門見山點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約20分左右)。
《課標》強調(diào):數(shù)學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和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shù)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fā)對數(shù)學的興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設計了5個層次來展開,,以幫助學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體概念,,突出教學重點。
第一層次:認識秤,。
在教師和學生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要知道物體有多重必須要有稱量工具——秤,。再用課件展示各種常用的秤的圖片,,讓學生認識秤。
第二層次:認識天平,。
教師提問:“想知道2分硬幣有多重,,用什么工具?”接著用課件出示天平,,并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為后續(xù)教學中克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三層次:克的認識,。
“克”是一個很輕的質(zhì)量單位,,要結合實際讓學生充分感受。心理學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和思維之間的聯(lián)系,思維就得不到發(fā)展,。因此我分三個步驟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
(1)1克有多重,。
教師演示用天平稱2分硬幣的過程,,使學生明確一枚2分硬幣的質(zhì)量大約為一克。
(2)掂一掂活動——掂2分硬幣,,體會1克的輕重,。
首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說出自己的感受,;接著讓學生從自己帶來的東西中找出質(zhì)量為1克的物體,,讓學生通過掂一掂,找一找的實踐活動,,感受并建立克的質(zhì)量概念,。(突破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教學重難點)為學生以后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3)多于1克的質(zhì)量的認識。
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的質(zhì)量,,引導學生觀察物品上的克數(shù),,并在四人小組中展開活動:掂一掂自己帶來的物品,再掂掂一掂別人帶來的物品,,感受不同克數(shù)物體在質(zhì)量上的差別,。最后問學生:和1克比起來你有什么感受?加深學生對克的認識,,并為接下來千克的認識埋下伏筆,。
這一環(huán)節(jié),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留下的印象深刻,從而增強學習效果,,進一步突破了難點,。
三、千克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建立明確的質(zhì)量概念,同時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我通過四個步驟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到一袋黃豆太重不能用天平來稱量,這時就需要用臺秤來稱量一般物體的重量,。
(2)認識臺秤,。
教師出示臺秤實物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臺秤的計量單位:kg。并讓學生認讀課件上臺秤指示的質(zhì)量,,說出認臺秤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3)1千克有多重,?
通過稱一稱,,掂一掂,把抽象的質(zhì)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初步感知l千克的質(zhì)量觀念,。為了讓學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我分四個步驟展開知識探索,。
首先組織學生分組用天平稱出1袋黃豆有多重,,通過實際稱量知道教師所提供的每袋黃豆的質(zhì)量是1千克。
接著掂一掂1千克黃豆,,感受1千克的重量,。
然后,,掂一掂組中的餅干、鐵塊,、鹽等物體的質(zhì)量,,估測后再用秤稱一稱,看你估測的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活動,,鍛煉學生的估測能力,加深學生對“千克”這一質(zhì)量概念的認識,。
最后,,教師從學生稱出的1千克的物體中,找出體積相差很大的兩個物品(如1kg鐵塊和1kg餅干)提問:“這兩樣物體的重量都是1千克,,你們認為在估計物體輕重時要注意什么,?”讓學生感受到估計物體的質(zhì)量時,不能只考慮外形的大?。w積),,還應結合現(xiàn)實物體來估計,;同時感受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興趣是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通過開展“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等實際操作活動,,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學生在實際體驗中感受1千克的實際質(zhì)量,建立明確的質(zhì)量概念,,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了估測意識和與人合作意識,。
四、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
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探索千克、克之間的進率關系,,體現(xiàn)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同時加深學生對這兩個質(zhì)量單位間進率的理解與認識。因為“我做過了,,我就記住了”,。
教師先讓學生掂一掂2分硬幣,,再掂一掂1千克餅干,說出自己的感受,。強化對兩個質(zhì)量單位的認識,。為接下來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的學習做好準備。
對認識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認識,,分三步來進行,。
(1)教師提問:猜一猜,多少個1克是一千克,?
(2)小組合作研究千克與克的進率,。
(3)交流本組的研究過程和方法,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鹽500g,兩袋鹽是1000g,放在秤上稱一稱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2:看稱好的餅干袋上注明為1000g,,稱一稱正好是1kg,。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過程板書:1千克=1000克。
這樣,,簡單,、明了地揭示了克與千克的內(nèi)在關系(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五,、鞏固練習,,拓展升華。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了三個層次的練習,力求達到“有序”,、“多樣”,、“有度”的目的。
(1)基本練習——給()中填出合適的單位,。
學生通過填寫單位,,可以進一步明確質(zhì)量單位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感受千克與克的實際質(zhì)量,,鞏固對質(zhì)量單位千克和克的認識,。
(2)裝物比賽。
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比賽要求:(1)裝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東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與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數(shù)量最多的小組獲勝;接著,,組織學生分小組從本小組的籃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組代表到講臺上稱出所取物品的質(zhì)量,,教師在黑板上記錄每一小組取出的物品質(zhì)量,;最后評選優(yōu)勝小組,進行經(jīng)驗交流:請所拿物品質(zhì)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組介紹本組取物品的經(jīng)驗,。
通過這樣的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千克、克的認識與理解,,并學會借助已有的物品估計未知物品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3)健康測評,。
讓學生在分組稱量體重的基礎上,,結合課前測量的自己的體重,對照教師提供的青少年健康轉狀況測量表,,測評自己的健康狀況,。并讓其他的學生提出建議:“你想對他說點什么?”使學生認識到質(zhì)量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數(shù)學的興趣,。
六,、評價、小結,;
讓學生交流:你本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每位同學都評價一下自己,覺得自己哪些方面表現(xiàn)得很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知識探索的過程,,把學生當作知識建構的主體,使數(shù)學課堂煥發(fā)出生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缺點,,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